笔顺:撇折、撇折、提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

◎一种很薄的丝织品,一面光,像缎子。~子。~罗绸缎。


名词

1.细薄而有花纹的丝织品,一面光,像缎子。

silk fabric resembling satin but thinner;

半匹红绡一丈绫,系向牛头充炭直。 ——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绫券(彩绫制的货币);绫扇(薄绢制的扇子);绫纸(绫制的纸。古时官诰所用);绫衾(丝罗作成的衾被);绫帽(丝质的帽子)

2.现代丝织品名。采用斜纹组织或以斜纹为底的提花组织,以桑蚕丝或与人造丝交织而成 。

silk fabric;

素绫;花绫;绫罗(泛指丝织品);绫罗绸缎(泛指丝织品)


〔绫〕字拼音是(líng),部首是纟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纟、夌”,五行属火。

〔绫〕字仓颉码是VMGCE,五笔是XFWT,四角号码是24147,郑码是ZBOR,中文电码是4866,区位码是7117

〔绫〕字的UNICODE是U+7EE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491,UTF-32:00007EEB,UTF-8:E7 BB AB。

〔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027

〔绫〕字异体字是

字源字形

绫(金文·春秋·春秋) 春秋 金文 春秋

绫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绫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绫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绫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膺切頁碼434頁,第11字續丁孫

綾東齊謂布帛之細曰綾。从糸夌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力膺切頁碼1030頁,第6行,第2字述

綾東齊謂布帛之細曰綾。從糸夌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膺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593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29頁,第1

綾東齊謂布帛之細者曰綾。

同《方言》。

从糸。夌聲。

力膺切。六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古今義稍異。古人于布之細者亦稱綾。

古今義稍異,古布之細者亦稱綾。

綾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7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1101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821頁
4說文校箋第573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514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1898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19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38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39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42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550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452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639頁【補遺】第17903頁
14通訓定聲第290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127頁【崇文】第4505頁
16說文句讀第1871頁
17章授筆記第543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82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203頁,第2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20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928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891頁,第8

《廣韻》:力膺切;《集韻》:閭承切,𡘋音陵。《說文》:東齊謂布帛之細者曰綾。【釋文】綾,凌也,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。《玉篇》:文繒也。《廣韻》:綾紈。

又,王延壽〈魯靈光殿賦〉:崱繒綾而龍鱗。【註】繒綾,不平貌。

注解

〔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綾〕字拼音是l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夌

〔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íng] ⑴ 见“绫”。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thin silk, damask silk Damast (S) soierie fine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