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撇点、撇、横

①雕刻。~花。~刻。~空。~骨铭心(喻感激或牢记不忘)。~月裁云(喻巧夺天工的制作)。~尘吹影(喻徒劳)。

②可供刻镂用的刚坚的铁。

③古同“漏”,孔穴。


名词

1.形声。从金,娄声。本义:可供雕刻的坚铁。

2.金刚钻。

diamond;

厥贡璆、铁、银、镂、砮磬。 —— 《书·禹贡》。孔传:“镂,刚铁。”

3.釜,烹饪用的锅。

cauldron;

镂,釜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

4.通“漏”。孔穴。

hole;

生禹于 石纽,虎鼻大耳,两耳参镂。 —— 《宋书》

5.姓。

动词

1.雕刻。

engrave; carve;

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 —— 《荀子·劝学》器不彤镂。 —— 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流苏金镂鞍。 —— 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镂冰(于冰上雕刻。比喻徒劳而无功);镂板(本指雕刻以印书的木板,引申为雕板印刷);镂花(雕刻花纹);镂金(雕刻金箔用为装饰);镂象(雕刻象牙为饰的车子)

2.凿通。

tunnel through; bore;

镂灵山,梁 孙原。 —— 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

3.铭记 。

engrave on one's mind; always bear in mind;

镂心(铭记在心)

4.雕金为饰 。

carve and polish;

镂膺(马胸前的雕花金属饰品带子)


〔镂〕字拼音是(lòu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娄”,五行属金。

〔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金,娄声。本义是可供雕刻的坚铁。

〔镂〕字仓颉码是OPFDV,五笔是QOVG,四角号码是89744,郑码是PUZM,中文电码是6979,区位码是7946

〔镂〕字的UNICODE是U+954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210,UTF-32:00009542,UTF-8:E9 95 82。

〔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740

〔镂〕字异体字是

字源字形

镂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镂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镂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镂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镂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盧候切頁碼464頁,第11字續丁孫

鏤剛鐵,可以刻鏤。从金婁聲。《夏書》曰:「梁州貢鏤。」一曰鏤,釜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勒醜反頁碼1086頁,第7行,第2字述

鏤剛鐡也,可以刻鏤。從金婁聲。《夏書》曰:「梁州貢鏤金也。」一曰鏤,釡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盧𠋫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807頁,第7字許惟賢第1221頁,第3

鏤剛鐵也。可㠯刻鏤。

鏤本剛鐵之名。剛鐵可受鐫刻。故鐫刻亦曰鏤。《釋器》曰:金謂之鏤。鏤,䤹也。詩。鉤膺鏤鍚。箋皆訓刻金。許以可以刻鏤釋鏤。此卽已已也,𦥔𦥔也之例也。今則引申之義行而本義廢矣。《禹貢》梁州貢鏤。某氏傳亦云剛鐵。

从金。婁聲。

盧候切。四部。

《夏書》曰:梁州貢鏤。一曰鏤,釜也。

《方言》。鍑,江淮陳楚之閒謂之錡,或謂之鏤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本為剛(鋼字無)鐵,因可刻鏤,故引申為刻鏤。彔,刻木彔彔也,上聲即鏤字,故刻鏤字乃彔之借。

本為剛銕(剛俗作鋼),因可刻鏤,故引申為刻鏤。

白话解释

镂,刚硬的铁尖,可以用来在金属上刻镂。字形采用“金”作边旁,“娄”作声旁。《夏书》上说:“梁州进贡了镂铁。”一种说 法认为,“镂”是“釜”。

字形解说

自金文至楷書字形皆為從金、婁聲。「金」為金粒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金屬有關;「婁」為中空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镂」。

鏤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21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1183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880頁
4說文校箋第615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551頁,第13字
6說文今釋第2045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41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84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926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67頁,第13字
11標注說文第592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4876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3470頁【補遺】第18028頁
14通訓定聲第138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220頁【崇文】第4877頁
16說文句讀第2022頁
17章授筆記第579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477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274頁,第7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6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20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1308頁,第14

《唐韻》:盧𠋫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郎豆切,𡘋音漏。《說文》:剛鐵可以刻鏤。《書・禹貢》:厥貢璆、鐵、銀、鏤、砮、磬。【傳】鏤,剛鐵。

又,《說文》:一曰釜也。《博雅》:鬴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鍑,江淮陳楚之閒或謂之鏤。

又,《正韻》:彫刻也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䤹也。【註】刻鏤物爲䤹。【又】金謂之鏤。【註】冶器之名。《詩・秦風》:虎韔鏤膺。【箋】鏤膺,刻金飾也。《左傳・哀元年》:器不彫鏤。【註】鏤,刻也。

又,《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鏤靈山。【師古註】鏤,謂疏通之以開道也。

又,姓。出《姓苑》。

又,《唐韻》:力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龍珠切,𡘋音慺 —— 劒名。《史記・吳太伯世家》:賜子胥屬鏤之劒。【註】屬鏤,劒名。

又,《韻補》叶凌如切,音廬。王延壽〈魯靈光殿賦〉:綠房紫菂,窋垂珠;雲楶藻梲,龍角雕鏤。
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75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5頁,第48

《左傳・哀元年》器不彫鏤。

謹照原文彫鏤改彤鏤。

注解

〔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鏤〕字拼音是l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婁

〔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òu] ⑴ 见“镂”。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carve, inlay, engrave, tattoo einschnitzen, schnitzen graver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