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①〔~薇〕a。落叶灌木,多刺,夏初开花,花有红、黄、白、淡红、淡黄等色,可制香料。果实可入药;b。这种植物的花。

②(薔)



〔蔷〕字拼音是(qiáng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蔷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啬”或“⺾、啬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蔷〕字仓颉码是TGCW,五笔是AFUK,四角号码是44601,郑码是EEJJ,中文电码是5638,区位码是3930

〔蔷〕字的UNICODE是U+853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103,UTF-32:00008537,UTF-8:E8 94 B7。

〔蔷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644

〔蔷〕字异体字是薔、𥲞

字源字形

蔷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蔷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蔷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蔷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蔷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蔷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所力切頁碼30頁,第29字續丁孫

薔薔虞,蓼。从艸𠾂聲。

雷浚《說文外編・俗字・廣韻》:「薔虞,蓼。从艸,嗇聲,所力切。蘠靡,虋冬也。从艸,牆聲,賤羊切。二字截然不同。……薔薇之薔,為蘠之俗省,適與薔虞之薔相犯,俗字往往有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疎憶反頁碼106頁,第7行,第2字述

薔薔虞,蓼。從艸嗇聲。

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;「澤蓼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所力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83頁,第6字許惟賢第80頁,第6

薔薔虞。

句。

蓼。

當有也字。蓼下云:薔虞也。故此云薔虞,蓼也。句絕。與郭樸異。薔不與蓼類廁者。以字有篆籒別之。

从艸。嗇聲。

所力切。一部。籒文作𧃻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【設】。今作「薔薇」,荒謬。今之薔薇乃蕣之屬。

音嗇。今用作薔薇字,謬甚。今之薔薇,殆近古之蕣。

蓼類。今作薔薇字,大謬。

薔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7頁,第16字
2陳昌治本第93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85頁
4說文校箋第42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35頁,第21字
6說文今釋第127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47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2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98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4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42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343頁,第4字
13說文詁林第1899頁【補遺】第16264頁【後編】第14853頁
14通訓定聲第853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5頁【崇文】第417頁
16說文句讀第126頁
17章授筆記第52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57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96頁,第6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35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1061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1031頁,第12

《唐韻》:所力切;《集韻》:殺測切,𡘋音色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薔,虞蓼。【註】蓼之生澤者也。

又,水名。《山海經》:臯塗之山,薔水出焉。

又,姓。《濳夫論》:帝堯之後有薔氏。

又,《正韻》與蘠同。

又,東薔子,十月熟,可食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東薔雕胡。

《集韻》作𮒙。

注解

〔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iáng、s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嗇

〔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è] ⑴ 均见“蔷”。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rose Heckenrose (S) rose rouge, rose sauvage, églantine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