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

1.同“搉”。

2.拼音què。


〔㩁〕字拼音是(què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隺”或“扌、寉”。

〔㩁〕字仓颉码是QJOG,五笔是RPWY,四角号码是53015,郑码是DWNI

〔㩁〕字的UNICODE是U+3A4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4913,UTF-32:00003A41,UTF-8:E3 A9 81。

〔㩁〕字异体字是

字源字形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角切頁碼407頁,第19字續丁孫

搉敲擊也。从手隺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刻學反頁碼978頁,第1行,第1字述

搉敲擊也。從手隺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433頁,第7字許惟賢第1058頁,第8

搉㪣擊也。

㪣,横撾也。撾卽𥬲之𥛬變。㩁與㪣㬪韵。又雙聲也。《廣雅》曰:揚搉,都凡也。別一義。

从手。隺聲。

苦角切。二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揚搉,都凡,乃雙聲語。

《廣雅》之「揚搉,都凡也」,係雙聲字。

「揚搉,都凡也」(《廣雅》),係雙聲字。

搉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05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1031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73頁
4說文校箋第538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483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778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006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01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83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21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515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4267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958頁【補遺】第17823頁
14通訓定聲第1341頁,第6字
15說文義證第1064頁【崇文】第4253頁
16說文句讀第1754頁
17章授筆記第508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71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27頁,第11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63頁,第34

同文書局本: 第445頁,第40

標點整理本: 第392頁,第38

《唐韻》:苦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克角切,𡘋音確。《說文》:敲擊也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高后支斷戚夫人手足,搉其眼,以爲人彘。【註】搉,謂敲擊去其精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古岳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訖岳切,𡘋音覺 —— 揚搉,都凡也,謂粗略而舉之也。《前漢・敘傳》:揚搉古今,監世盈虛。【註】揚,舉也;搉,引也。《莊子・徐無鬼》:可不謂有大揚搉乎。【註】發揮商量也。《北史・崔孝芬傳》:商搉古今,閒以嘲謔。

又,與榷通。《唐書・食貨志》:搉利借商,進奉獻助。班固〈答賔戲〉:般輸搉巧於斧斤。【註】搉,猶專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忽郭切,音霍 —— 手反覆也。與攉同。

上从𫡃,非从山。

注解

〔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搉〕字拼音是qu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隺

〔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uè] ⑴ 同“榷”。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to knock, to pick out, to ridicule, (a variant) monopoly, a footbridge. a toll levied at a bridge or a ferry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