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竖、横折钩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横、竖折/竖弯

①用繩、線等結成的捕魚捉鳥的器具。魚~。~羅。~開一面(喻用寬大的態度來對待)。~漏吞舟(喻法令太寬,使壞人漏網)。

②形狀像網的東西。電~。發~。

③像網一樣的縱橫交錯的組織或系統。~點。通信~。天羅地~。

④用網捕捉。~到一條大魚。

⑤像網似的籠罩著。眼睛裡~著紅絲。


名词

1.象形。“網”捕鳥獸的叫“網”,捕魚的叫罟。籠統地說,兩字沒有不同。本義:捕魚鱉鳥獸的工具。

2.同本義。

net;

網,庖犧所結繩以漁。 —— 《說文》網,謂之罟。 —— 《廣雅》網疏則獸失。 —— 《鹽鐵論·刑德》

魚網(捕魚用的網);網戶(漁家);網密(網目細密);網絲(蜘蛛網);網蟲(指蜘蛛);網罛(捕魚之網);網罭9(魚網)

3.泛指多孔而狀如網的東西。

sth. resembling net;

瑤瑟玉簫無意緒,任從珠網任從灰。 —— 唐· 張仲素《燕子樓》

網戶(刻有方格的窗戶);乒乓球網;雷達網;無線電通訊網;法網;電網;網兒(攏頭髮的網狀頭巾)

4.喻指法律,法令。

law;

網,法網。 —— 《正字通》天之降網,維其優矣。 —— 《詩·大雅·瞻仰》

網密(比喻法令嚴密);網禁(法令);網闢(指律令);網墨(法度刑律)

5.指周密的組織或系統 。

system;

關係網;統治網

1.用網捕魚。

net;

有村氓數十家,俱網罟爲業。 —— 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》

網了一條魚;網利(給自己撈好處)

2.比喻籠罩 。

envelop; shroud;

網夕陽(夕陽籠罩)

3.蒐羅;收容。

gather-together;

則不能以非功網上利。 —— 《商君書·賞利》又起廣樂園,多萃名倡巨賈以網大利,有司莫敢忤。 —— 《續資治通鑑》


〔網〕字拼音是(wǎng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網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罔”或“糹、罔”。

〔網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“網”捕鳥獸的叫“網”,捕魚的叫罟。籠統地說,兩字沒有不同。本义是捕魚鱉鳥獸的工具。

〔網〕字仓颉码是VFBTV,五笔是XMUN,四角号码是27920,郑码是ZLD

〔網〕字的UNICODE是U+7DB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178,UTF-32:00007DB2,UTF-8:E7 B6 B2。

〔網〕字异体字是䋄、䋞、网、罒、罔、𦁒、𦂴、𦉸、𦉺、𦉾

字源字形

網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網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網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網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文紡切頁碼250頁,第3字續丁孫

𦉳

网庖犧所結繩以漁。从冂,下象网交文。凡网之屬皆从网。

今經典變隸作𦉰。

𦉸

𦉽、𦊀、𦉾、𦉺、罔

𦉸网或从兦。

𦋟

𦋟网或从糸。

𠕈

𠕃、𡦽

𠕈古文网。

𦉯

𦉰、䍏

𦉯籒文网。

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謂甲骨文「象張网形」。《正字通・网部》:「网,網本字。」按:今為「網」的簡化字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文爽反頁碼641頁,第6行,第1字述

𦉯庖犧所結繩以漁也。從冖,下象网交文也。凡网之屬,皆從网。

臣鍇按:《周易》曰:「始作网罟以畋以漁。」冖者,蒙覆取之也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642頁,第1行,第1字述

网或加亾。

臣鍇曰:「亾聲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642頁,第1行,第2字述

或從糸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642頁,第1行,第3字述

古文网字從宀亾聲。

臣鍇曰:「宀與冖義同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642頁,第2行,第1字述

籒文從𠔼。

臣鍇曰「𠔼與冖亦同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文紡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417頁,第1字許惟賢第620頁,第4

𦉯庖犧氏所結繩㠯田㠯漁也。

以田二字依《廣韵・太平御覽》補。《周易・𣪠辭傳》文。

从冖。

幂其上也。

下象网交文。

[⿰㐅㐅]象网目。文紡切。在十部。《五經文字》曰:《說文》作网。今依石經作䍏。

凡网之屬皆从网。

网或加亡。

亡聲也。

或从糸。

以結繩爲之也。

古文网。从冖。亡聲。

籒文。从𠔼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罔、網實一字,𦉽訓無者乃「亡」之借。

白话解释

网,庖牺氏结绳编织的捕鱼工具。字形以“冂”为字根,“冂”下像网状交织。所有与网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网”作边旁。, 有的“网”字采用“亡”作边旁。,有的“网”采用“糸”作边旁。,这是古文的“网”。,这是籒文的“网”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网有三例,都外像網子的邊緣,內像繩索的交錯,以像網子的樣子。金文省略網子上端的邊緣,稍失其形。戰國文字不見网字。篆文拉長兩側網邊,中取兩個網眼為形,可和甲文之形相契合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,以第一形最肖篆文。楷書作网,顯沿篆文之形而定體。以上諸形,僅繁簡略有不同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今楷書僅以网為字的偏旁,分作㓁、?、罒,則是网字變體。大陸以隸書之罓作為「網」的規範字。

网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90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626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479頁
4說文校箋第316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302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087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855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86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60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93頁,第13字
11標注說文第310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254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7722頁【補遺】第17150頁
14通訓定聲第3655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662頁【崇文】第2645頁
16說文句讀第1017頁
17說文新證第618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322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120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741頁,第1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18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928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890頁,第9

《廣韻》:文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文紡切,𡘋音罔。《說文》本作网,或作𦉽,隷省作㒺,今文从糸作網。《易・繫辭》:作結繩而爲㒺𮊁,以佃以漁。朱子《本義》:㒺與網同。《書・盤庚》:若網在綱。《詩・邶風》:魚網之設。

又,《楚辭・招魂》:網戸朱綴。【註】網戸,綺文縷也。

注解

〔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網〕字拼音是w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罔

〔網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“網”捕鳥獸的叫“網”,捕魚的叫罟。籠統地說,兩字沒有不同。本义是捕魚鱉鳥獸的工具。

〔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ǎng] ⑴ 用繩、線等結成的捕魚捉鳥的器具⑵ 形狀像網的東西⑶ 像網一樣的縱橫交錯的組織或系統⑷ 用網捕捉⑸ 像網似的籠罩著

国语辞典

1.用绳线编成捕捉动物的器具。

鱼网、鸟网、三天打鱼,二天晒网。

2.像网状的东西。

蜘蛛网、铁丝网。

3.分布周密而有连系像网状的组织系统。

交通网、广播网、通讯网。

4.比喻能约束人的事物、理法。

法网、天罗地网。

1.用网捕捉。

网蜻蜓、网了一条鱼。

2.搜求、招致。参见“网罗”条。

两岸词典

1.有孔眼的捕鱼或捉鸟兽的工具,多用麻绳、尼龙绳或丝线等交错结成。

渔网、罗网、拖网、鱼死网破。

2.网状的东西。

发网、网兜、蜘蛛网。

3.比喻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。

灌溉网、通讯网、关系网。

4.像网一样笼罩。

头发用发网网著、眼睛上网著血丝。

5.用网捕捉。

网鱼、网虾、网鸟。

6.比喻对人有约束性的事物或力量。

法网、情网。

翻译

net, web; network filet, réseau, prendre au filet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