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点

◎缝纫,刺绣。针~。


名词

◎用针做的活,特指除单纯用针缝的以外的活,如刺绣、编结、绒绣 。

needlework;

针黹。


〔黹〕字拼音是(zhǐ),部首是业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黹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业、㡀”,五行属金。

〔黹〕字仓颉码是TCFB,五笔是OGUI86,OIU98,四角号码是32227,郑码是KUKL,中文电码是7832,区位码是7773

〔黹〕字的UNICODE是U+9EF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697,UTF-32:00009EF9,UTF-8:E9 BB B9。

〔黹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348

〔黹〕字异体字是絺、𧝉

字源字形

黹(甲骨文·商·花东子卜辞)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

黹(甲骨文·商·宾组) 商 甲骨文 宾组

黹(甲骨文·商·无名组) 商 甲骨文 无名组

黹(甲骨文·商·𠂤组) 商 甲骨文 𠂤组

黹(金文·商·商或西周早期) 商 金文 商或西周早期

黹(金文·西周·西周中期)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

黹(金文·西周·西周晚期)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

黹(金文·春秋·春秋早期)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

黹(金文·春秋·春秋) 春秋 金文 春秋

黹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黹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黹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黹(传抄·宋·汗简) 宋 传抄 汗简

黹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黹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陟几切頁碼256頁,第4字續丁孫

黹

黹箴縷所紩衣。从㡀,丵省。凡黹之屬皆从黹。

臣鉉等曰:丵,眾多也,言箴縷之工不一也。

徐鍇繫傳:「黹,象刺文也。」王筠句讀:「黹,箴縷所紩衣。『衣』葢衍文或『也』字之譌。又案:黹字之形,當以刺繡為專義。」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按語:「栔文、金文黹字,正象所刺圖案之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眠雉反頁碼656頁,第1行,第1字述

黹箴縷所紩衣。從㡀、丵省,象刺文也。凡黹之屬,皆從黹。

臣鍇曰:「紩,剌繡也;业象刺文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陟几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454頁,第3字許惟賢第636頁,第8

黹箴縷所紩衣也。

箴當作鍼。箴所以綴衣。鍼所以縫也。紩,縫也。縷,綫也。絲亦可爲綫矣。以鍼貫縷紩衣曰黹。《釋言》曰:黹,紩也。《臯陶謨》曰:絺繡。鄭本作希。注曰:希讀爲黹。黹,紩也。《周禮・司服》希冕。鄭注引書希繡。又云:希讀爲黹。或作絺。字之誤也。今本《周禮》注疏傳寫倒亂。今俗語云鍼黹是此字。按許多云希聲而無希篆。疑希者古文黹也。从巾。上象繡形。

从㡀,丵省。象刺文也。

《韵會》有此四字。丵者,叢生艸也。鍼縷之多象之。陟几切。十五部。

凡黹之屬皆从黹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絺繡之借字,希當从黹。

《尚者•益稷》之「絺繡」,絺即黹之借字。希即黹之或體。[一][一]希字《說文》所無。《正韻》希,與黹同,《周禮•春官•司服》。「祭社稷五祀則希冕。」孔疏:「鄭讀希為黹」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三例,全像針線上下相對縫紉的樣子,僅繁簡不同而已。篆文作,左右對稱,取象整齊,像縫紉的紋路。因此,清人朱駿聲疑黹字屬象形(《說文通訓定聲》,P.544),應可採信。隸書作,承自篆文之形而來,楷書沿之定體作黹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黹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03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642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491頁
4說文校箋第323頁,第17字
5說文考正第309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114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899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394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644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99頁,第1字
11標注說文第318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2620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7886頁
14通訓定聲第2441頁,第2字
15通訓定聲第2441頁,第3字
16說文義證第677頁【崇文】第2705頁
17說文句讀第1044頁
18說文新證第628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237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756頁,第1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4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522頁,第45

標點整理本: 第1525頁,第20

《唐韻》:陟几切;《廣韻》:豬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展幾切,𡘋音㨖。《說文》:箴縷所紩衣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黹,紩也。【郭註】今人呼縫紩衣爲黹。【疏】鄭註〈司服〉云:黼黻絺繡爲黹,謂刺繡也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司服》:祭社稷五祀則希冕。【註】或作黹。

《說文》:从㡀,丵省。徐鉉曰:丵,衆多也,言箴縷之工不一也。

注解

〔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黹部

〔黹〕字拼音是zhǐ,上下结构,五行属

〔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ǐ] ⑴ 缝纫,刺绣

国语辞典

1.女红的通称。指刺绣、缝纫等事。

做针黹。

2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两岸词典

1.泛指刺绣、缝纫等女红。

针黹。

2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翻译

embroidery, needlework; radical Stickerei (S)​, Radikal Nr. 204 = sticken, Näharbeit broder, 204e radical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