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

◎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。酒~。茶~。


名词

◎(形声。从皿,中声。本义:杯类;没有把的小杯子) 同本义 handleless small cup又取出三个茶盅,倒了三碗茶送了上来。——《文明小史》


〔盅〕字拼音是(zhōng),部首是皿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盅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中、皿”,五行属火。

〔盅〕字仓颉码是LBT,五笔是KHLF,四角号码是50102,郑码是JILK,中文电码是4132,区位码是5449

〔盅〕字的UNICODE是U+76C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405,UTF-32:000076C5,UTF-8:E7 9B 85。

〔盅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213,属次常用字

〔盅〕字异体字是

字源字形

盅(金文·春秋·春秋晚期)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

盅(金文·春秋·春秋) 春秋 金文 春秋

盅(传抄·唐·唐代石刻篆文)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

盅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盅(传抄·宋·汗简) 宋 传抄 汗简

盅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盅(传抄·宋·古文砖) 宋 传抄 古文砖

盅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盅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直弓切頁碼157頁,第24字續丁孫

盅器虛也。从皿中聲。《老子》曰:「道盅而用之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直東反頁碼399頁,第1行,第2字述

盅器虚也。從皿中聲。《老子》曰:「道盅而用之。」

臣鍇曰:「盅而用之,虚而用之也。今作沖,假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直弓切古音第九部頁碼848頁,第5字許惟賢第376頁,第4

盅器虛也。

丘部曰:虛,大丘也。引伸爲虛落。今之墟字也。又引伸爲空虛。《邶風》。其虛其邪。毛曰:虛,虛也。是其義也。謂此虛字,乃虛中之虛也。盅虛字今作沖。《水部》曰:沖,涌繇也。則作沖非也。沖行而盅廢矣。

从皿。中聲。

直弓切。九部。

《老子》曰:道盅而用之。

今《道德經》作沖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冲虚當作盅,充達亦當作盅。

今作沖。

器虚也。沖虛=盅,充達(沖淡?)亦=盅。

白话解释

盅:器皿中空。字形采用“皿”作边旁,采用“中”作声旁。《老子》上说,“道虚而使用它。”

盅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13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411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319頁
4說文校箋第204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196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698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225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277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024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25頁,第16字
11標注說文第202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1617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5231頁【補遺】第16773頁
14通訓定聲第14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418頁【崇文】第1669頁
16說文句讀第623頁
17章授筆記第211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21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505頁,第1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97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793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749頁,第50

《唐韻》:直弓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持中切,𡘋音蟲。《說文》:器虛也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道盅而用之。【註】通作沖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穀盅,器名。見王氏《農書》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敕中切,音忡 —— 義同。

《篇海》或作蛊,非。

注解

〔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

〔盅〕字拼音是zhō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中、皿,五行属

〔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ōng] ⑴ 饮酒或喝茶用的没有把儿的杯子

国语辞典

1.没有把手的小杯子。

茶盅、酒盅。

2.量词。计算盅装液体的单位。

一盅好酒。

两岸词典

1.没有把手的小杯子。

酒盅、茶盅。

2.量词。用于计算盅装的液体。

一盅酒。

翻译

small cup or bowl tasse avec couvercle, bol, vase vide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