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提、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横

①金屬製成的響器,中空,敲時發聲。警~。編~(古代樂器。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,用小木槌擊奏。各時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數也不同)。~鼎(古銅器總稱,上面銘刻文字)。

②計時的器具。~表(鐘和表的總稱)。座~。~鳴漏盡(晨鐘已鳴,夜漏將盡。喻年屆遲幕)。

③指某個一定的時間,小時。~頭(小時,如“開了一個~~的會”)。

④姓。也作“鍾”。


1.乐器名。一种中空,用铜或铁制成的打击乐器。

2.计时器。

时钟、闹钟。


〔鐘〕字拼音是(zhōng),部首是金部,总笔画是20画

〔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金、童”或“釒、童”。

〔鐘〕字仓颉码是CYTG,五笔是QUJF,四角号码是80115,郑码是PSKB

〔鐘〕字的UNICODE是U+941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912,UTF-32:00009418,UTF-8:E9 90 98。

〔鐘〕字异体字是銿、鍾、钟

字源字形

鐘(金文·西周·西周中期)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

鐘(金文·西周·西周晚期)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

鐘(金文·春秋·春秋早期)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

鐘(金文·春秋·春秋晚期)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

鐘(金文·春秋·春秋) 春秋 金文 春秋

鐘(金文·战国·战国早期)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

鐘(简·楚〔战国〕·包山) 楚〔战国〕 简 包山

鐘(简·楚〔战国〕·) 楚〔战国〕 简

鐘(简·楚〔战国〕·信阳) 楚〔战国〕 简 信阳

鐘(简·楚〔战国〕·天星观) 楚〔战国〕 简 天星观

鐘(简·楚〔战国〕·上博) 楚〔战国〕 简 上博

鐘(简·楚〔战国〕·新蔡葛陵) 楚〔战国〕 简 新蔡葛陵

鐘(简·秦·睡虎地) 秦 简 睡虎地

鐘(简·秦·岳麓书院) 秦 简 岳麓书院

鐘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鐘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鐘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鐘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鐘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鐘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職茸切頁碼468頁,第4字續丁孫

鐘樂鐘也。秋分之音,物穜成。从金童聲。古者垂作鐘。

銿鐘或从甬。

段玉裁改「物穜成」作「萬物穜成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之松反頁碼1095頁,第5行,第1字述

銿樂鐘也,秋分之音也,物種成。從金童聲。古者垂作鍾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95頁,第5行,第2字述

鍾或從甬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職茸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83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33頁,第2

銿樂鐘也。

當作金樂也。

秋分之音。萬物穜成。故謂之鐘。

萬故謂之鐘五字今補。猶𡔷者春分之音,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𡔷。笙者《正月》之音,物生故謂之笙。管者十二月之音,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也。鐘與穜曡韵。

从金。童聲。

職茸切。九部。經傳多作鍾。叚借酒器字。

古者𡍮作鐘。

葢出《世本》作篇。

鐘或从甬。

鐘柄曰甬。故取以成字。甬亦聲。

字形解说

字始見於金文,字形有從東,有增從目二系;字亦有與鍾字混。字用為樂鐘意,從金、童聲。戰國文字上承金文,其中的《包山楚簡》從目形,《睡虎地秦簡》則從東形。篆文字形因承秦簡。《說文》:「鐘,樂鐘也。秋分之音,萬物穜成,故謂之鐘。从金、童聲。」段注:「經傳多作鍾,叚借酒器字。」或體字從甬。此與鐘柄曰甬有關。隸楷以後字形均因承篆文而來。其中隸書亦習與鍾字混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钟。

鐘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29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1195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888頁
4說文校箋第623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556頁,第18字
6說文今釋第2068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45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920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955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71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599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494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3593頁【補遺】第18036頁
14通訓定聲第130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234頁【崇文】第4933頁
16說文句讀第2044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570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1286頁,第6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65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323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1310頁,第19

《唐韻》:職容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諸容切,𡘋音鍾。《說文》:樂鐘也。《廣韻》:《世本》曰垂作鐘。《釋名》:鐘,空也 —— 內空受氣多,故聲大也。《詩・周南》:鐘鼓樂之。

又,《韻會》:律名,黃鐘十一月,夾鐘二月,林鐘六月,應鐘十月。〇【按】《周禮》皆作鍾,古字通用。互詳前鍾字註。

又,地名。《春秋・桓十一年》:公會宋公于夫鐘。【註】夫鐘,郕地。

又,山名。《廣輿記》:鐘山屬金陵。

《集韻》或作銿。

注解

〔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鐘〕字拼音是zh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童

〔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ōng] ⑴ 金屬製成的響器,中空,敲時發聲⑵ 計時的器具⑶ 指某個一定的時間,小時⑷ 姓。也作“鍾”。

国语辞典

1.乐器名。一种中空,用铜或铁制成的打击乐器。

2.计时器。

时钟、闹钟。

两岸词典

1.古代一种打击乐器,中空,用铜或铁铸造成。

编钟、钟鼎。

2.专指寺院或其他地方悬挂的钟,钟声用作报时、报警或召集僧众等的信号。

钟楼、警钟、钟鸣漏尽。

3.计时的器具,比表大。

挂钟、钟表、闹钟。

4.指时间或时刻。

钟点、3分钟。

5.姓。

翻译

clock; bell Glocke (S)​, Uhr (größere Uhr, keine Armbanduhr)​ (S)​, Uhrzeit (S) cloche, horloge, pendule, temps, concentrer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