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、点、撇、捺

①跟随。愿~其后。

②依顺。顺~。盲~。~善如流。

③采取,按照。~优。

④从事;参加。~业。~政。投笔~戎。

⑤由,自。~古至今。~我做起。

⑥跟随的人。侍~。仆~。

⑦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。~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

⑧次要的。主~。~犯。

⑨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

⑩姓。


动词

1.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二人相从形。本义:随行,跟随。

2.同本义。

follow;

従,随行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客从拜辱于朝。 —— 《周礼·司仪》或从王事。 —— 《易·坤》啬人不从。 —— 《易·夏小正》从以孙子。 —— 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禽兽可羁而从之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泛论》一狼得骨止,一狼仍从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从龙(随从帝王创业开国);从学(跟随受学);从骑(骑马随从的人);从嫁(陪嫁的侍婢);从井救人(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)

3.顺从;依从。

comply with;

不昭不从。 —— 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妇人从人者也。 —— 《礼记·郊特牲》从祀先公。 —— 《左传·定公八年》

从权(依从权宜之计);从时(顺合时宜);从允(答应,允许);从服(归附,顺从)

4.参与其事。

join; be engaged in;

故从事于道者。 —— 《老子》。注:“为也。”

从戎(参军);从事(官名。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,大多数为“从事”)

5.听从,取法 。

accept; obey;

从法(遵守法令);从听(听从);从谏(听从谏言);从教(听从教导)

6.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。

in a certain manner or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inciple;

从严,一切从简

介词

1.自,由 from——用作虚词,表示起点。
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 ——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
从生(所由产生);从自(自从);从马上猛跌下来

2.〈副〉 素来,一向 。

earlier on; all along;

从初(当初;先前);从复(重新,再次)

名词

1.因由。

reason; cause;

欲贵其小女,道无从。 —— 《汉书·外戚传》

2.次要的、追随的人或物 。

the secondary;

从车(次于主车的副车);主从;分别首从

3.堂房亲属。

relationship of the same clan;

从祖 从父从母。 —— 《尔雅·释亲》

从母(姨母,母亲的姊妹);从女(侄女);从子(侄子);从兄(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)

形容词

1.言词顺畅的。

smooth;

贵在于意达言从,理归乎正。 —— 《后汉书》

2.次要 。

accessary;

从犯


〔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cóng、zòng),部首是人部,总笔画是4画

〔从〕字是左右结构,二叠字 (左右二叠字),可拆字为“人、人”,五行属火。

〔从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二人相从形。本义是随行,跟随。

〔从〕字仓颉码是OO,五笔是WWY,四角号码是88000,郑码是ODOD,中文电码是1783,区位码是2051

〔从〕字的UNICODE是U+4EC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174,UTF-32:00004ECE,UTF-8:E4 BB 8E。

〔从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142,属常用字

〔从〕字的近义词是,反义词是主、违,异体字是䢨、從、縱、𠂥、𠚪、𠠴、𢓅、𢓺、𣃗、𧽵、𨑢、𨑹、𨒀、𨒁

字源字形

从(甲骨文·商·𠂤组) 商 甲骨文 𠂤组

从(甲骨文·商·子组) 商 甲骨文 子组

从(甲骨文·商·宾组) 商 甲骨文 宾组

从(甲骨文·商·历组) 商 甲骨文 历组

从(甲骨文·商·历无名间) 商 甲骨文 历无名间

从(甲骨文·商·何组) 商 甲骨文 何组

从(甲骨文·商·无名组) 商 甲骨文 无名组

从(甲骨文·商·黄组) 商 甲骨文 黄组

从(甲骨文·商·花东子卜辞)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

从(金文·商·商) 商 金文 商

从(金文·西周·西周早期)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

从(金文·西周·西周中期)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

从(金文·西周·西周晚期)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

从(简·楚〔战国〕·郭店) 楚〔战国〕 简 郭店

从(传抄·魏·三体石经) 魏 传抄 三体石经

从(传抄·唐·唐代石刻篆文)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

从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从(传抄·宋·汗简) 宋 传抄 汗简

从(传抄·宋·古文四声韵)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
从(传抄·宋·集篆古文韵海)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
从(传抄·宋·古文四声韵)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
从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疾容切頁碼267頁,第10字續丁孫

𠚪

从相聽也。从二人。凡从之屬皆从从。

段玉裁注:「从者,今之從字,從行而从廢矣。……許書凡云『从某』,大徐作『从』,小徐作『從』。」徐灝注箋:「从、從古今字,相聽猶相從。」《玉篇・从部》:「从,今作從。」按:甲、金文「从」、「比」同字,後分化為二。從二人,本義為相隨。後增辵以表行義。今為「從」的簡化字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自邕反頁碼685頁,第7行,第1字述

从相聽許也。從二人。凡从之屬,皆從从。

臣鍇曰:「言計相聽也。許謂從諫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疾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541頁,第1字許惟賢第676頁,第2

从相聽也。

聽者,聆也。引伸爲相許之偁。《言部》曰:許,聽也。按从者今之從字。從行而从廢矣。《周禮》司儀。客从拜辱於朝。陸德明本如此。許書凡云从某。大徐作从。小徐作從。江氏聲曰:作从者是也。以類相與曰从。

从二人。

疾容切。九部。以今音言之。从亦可去聲。

凡从之屬皆从从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服從當作从。惟隨行作從,其餘皆作从。縱横之縱由隨行引申,直行也。

相听也。從,随行也。除随行外皆當作从。服从、从順、隨從。

除隨行作從外,皆當作从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或作「」,從二人相隨;或作「」,從彳、从聲,彳為道路,表示行走,字形也像二人前後相隨的樣子。金文或作從二人相隨,或作從辵、从聲,或作從止、从聲。「彳」、「辵」、「止」都表示行走,構意相同。戰國文字仍作從辵、从聲及從止、从聲的字形。篆文則分作二字,一為從二人的「」,一為從辵、从聲的「」。實者「从」為初文,「從」為後起形聲字。隸書則作二人的「」,或作「」、「」,前者乃是將辵字析為「彳」、「止」二形,後者則是將辵隸定為「」,形構之意並無不同。楷書則取彳止分開的「從」形。在六書中,從二人的「从」為同意會意,而從辵、从聲的「從」或「」,則是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,義為「跟隨」、「隨侍者」、「從容」,作「从」;又「從橫」(縱橫)義則對應作「纵」。

从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26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675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513頁
4說文校箋第344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324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1174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00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12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735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09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336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277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8268頁【補遺】第17239頁
14通訓定聲第221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710頁【崇文】第2837頁
16說文句讀第1100頁
17說文新證第648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347頁,第5字
19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468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789頁,第1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3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92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7頁,第3

《說文》從本字。陸佃曰:二人向陽爲从,向隂爲比;士之趨嚮,不可不愼。

注解

〔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óng、zò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人、人,五行属

〔从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二人相从形。本义是随行,跟随。

〔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óng] ⑴ 跟随⑵ 依顺⑶ 采取,按照⑷ 从事;参加⑸ 由,自⑹ 跟随的人⑺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⑻ 次要的⑼ 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⑽ 姓。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from, by, since, whence, through aus (à partir)​ de, depuis, jamais, suivre, obéir à, s'engager dans, se joindre à, secondaire, accessoire, relâché, mou, sans hâte, cousin au 2e degré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