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折、撇折、提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提、撇、捺

◎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。


名词

◎形声。从糸( mì ),衰声。本义:古代丧服,用麻布制成,披在胸前) 同本义。亦作“衰” 。

hemp mourning gown;

缞斩(下边缘不缉缝的丧服。同斩衰);缞墨(将丧服染成黑色。


〔缞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cuī、suī、shuāi),部首是纟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缞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纟、衰”。

〔缞〕字仓颉码是VMYWV,五笔是XYKE,四角号码是20132,郑码是ZSKR,中文电码是4901

〔缞〕字的UNICODE是U+7F1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542,UTF-32:00007F1E,UTF-8:E7 BC 9E。

〔缞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619

〔缞〕字异体字是䙑、縗

字源字形

缞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缞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缞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缞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缞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倉回切頁碼439頁,第7字續丁孫

縗服衣。長六寸,博四寸,直心。从糸衰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倉回切頁碼1039頁,第7行,第1字述

縗服衣。長六寸,博四寸,直心。從糸衰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倉回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64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49頁,第5

縗《喪服》衣。

喪字各本無。今補。凡服上曰衣,下曰裳。禮衰裳連言。卽衣裳也。以衰統負板辟領等爲言也。

長六寸。博四寸。直心。

《禮・喪服記》曰:衰長六寸,博四寸。注云:廣袤當心也。前有衰,後有負板。左右有辟領。孝子哀戚無所不在。按縗,《經典》多叚借衰爲之。

从糸。衰聲。

倉回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古字僅作衰,即衰衣也(與斬縗同);惟變為縗,所以包齊縗。恐古只有斬衰耳。

縗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68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1116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831頁
4說文校箋第583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521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926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3243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480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776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46頁,第20字
11標注說文第558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4604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2797頁【補遺】第17928頁
14通訓定聲第2405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144頁【崇文】第4573頁
16說文句讀第1903頁
17章授筆記第549頁,第8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251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215頁,第9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31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933頁,第37

標點整理本: 第896頁,第23
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倉回切,音崔。《說文》:服衣,長六寸,博四寸,直心。《玉篇》:喪服也。《左傳・襄十七年》:晏嬰麤縗斬。【註】縗在胷前。【釋文】縗,本又作衰。

又,《集韻》:雙隹切,音榱 —— 鷺首毛。

又,《集韻》:蘇回切,音𤗯 —— 編鷺羽爲衣。

又,《集韻》:蘇何切,音蓑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uī、suī、shuā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衰

〔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uāi] ⑴ 均见“缞”。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sackcloth worn on breast during vêtements de deuil, vêtements de deuil grossier de chanvre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