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、横折提、点、横、撇折、撇、撇、点

①应当。应~。~当。

②那,着重指出前面说过的人或事物。~地。~书。

③欠,欠账。~账。~他钱。

④表示肯定或推测。~你值班。

⑤古同“赅”,完备。
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言,亥声。本义:军中互相戒守的约言。《说文》:“该,军中约也。”引申为“完备”。引申义:完备,包括一切。通“赅”

2.同引申义。

comprehensive;

此该之变而道之也。 —— 《谷梁传·哀公元年》。注:“备也。”招具该备。 —— 《楚辞·招魂》又撰《西京记》三卷,引据该洽,世称其博闻焉。 —— 《周书·卢寊传》

该洽(完备周详);该备(完备,详备);该尽(完备无遗);该详(完备详尽)

3.广博 [(of a person’s knowledge) extensive;wide]。

该广(广博);该深(广博精深);该通(博通);该茂(广博深厚)

动词

1.包容;包括。

contain; conclude;

该秉季德。 —— 《楚辞·天问》。注:“包也。”旁该终始。 —— 《太玄·云图》。注:“兼也。”《广韵》一书可以该六书之学,其用宏矣。 —— 潘来《重刊古本广韵序》

该臧(包藏和充塞);该遍(包容一切);该兼(包容,兼容);该天(遮天);该括(包罗,概括)

2.应该;应当(宋、元时才出现此义)。

should; ought to;

(凤姐)说道:天也不早了,我也该起来了。 —— 《红楼梦》

不该拒绝;该当;该办;我们该走了

3.应当轮到 [be one’s turn to do sth。]。

该房(值班);下一个该谁发言;该世(方言。来世;再生);该班坐夜(值班守夜);该吏(当班的吏员)

4.欠。

owe;

人家该咱们的,咱们该人家的…算一算,看看还有几个钱没有。 —— 《红楼梦》

我不该他钱

代词

1.指示代词。指称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(多用于公文) 。

such;

该员;该处;该案;该公司;该同志;该校是所重点中学

2.〈方〉这个。

该号(这种);该首(这一边;这);该桩(这一件);该搭(这里;这儿)

副词

1.用于强调 。

used for emphasis;

妈妈又该唠叨了!要是今天不下雨那该多好啊

2.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全”、“都”。

all, overythere;

招具该备,永啸呼些。 —— 《楚辞》如万事该悉。 —— 《北史》


〔该〕字拼音是(gāi),部首是讠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该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讠、亥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言,亥声。本义是军中互相戒守的约言。《说文》:“该,军中约也。”引申为“完备”。引申义:完备,包括一切。通“赅”。

〔该〕字仓颉码是IVYVO,五笔是YYNW,四角号码是30782,郑码是SSZO,中文电码是6115,区位码是2435

〔该〕字的UNICODE是U+8BE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813,UTF-32:00008BE5,UTF-8:E8 AF A5。

〔该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300,属常用字

〔该〕字的近义词是应、当,反义词是,异体字是

字源字形

该(石经·唐·开成石经) 唐 石经 开成石经

该(传抄·唐·唐代石刻篆文)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

该(印刷字体·宋·广韵)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
该(印刷字体·宋·增韵)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
该(印刷字体·明·洪武正韵)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
该(印刷字体·清·康熙字典)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古哀切頁碼76頁,第32字續丁孫

該軍中約也。从言亥聲。讀若心中滿該。

桂馥義證:「讀若『心中滿該』者,疑作『滿㤥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荷孩反頁碼215頁,第6行,第1字述

該軍中約。讀若心中滿該。從言亥聲。

臣鍇按:字書又僃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古哀切古音第一部頁碼404頁,第7字許惟賢第182頁,第11

該軍中約也。

凡俗云當該者皆本此。

从言。亥聲。

古哀切。一部。

讀若心中满該。

該同餩。飽息也。詳《口部》噫下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軍中約。今俗語曰「該應」亦係約束。該括之該當作晐。

軍中約(約束)也。今云「該應」與法律上云「該管官」皆有約束意,云「該督」等不通。

軍中約也(即約束)。今俗語曰「該應」,亦言有約束也。由軍中約之引申,即今 「該管官」字,猶存本義。「該督撫」「該縣」等,不通也。該備當作晐(賅?)。凡該應、該管官皆有約束義。

軍中約也。今俗語曰「該應」,亦係約束。該括之晐。

白话解释

该,军队中警告士兵的条文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亥”作声旁。读音像“心中满该”的“该”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言、亥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「該」的本義為軍中相互的約定,從「言」表義;從「亥」聲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亥」的本義為「荄」,就是草根的意思,與「軍中相互的約定」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該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53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219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173頁
4說文校箋第107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98頁,第24字
6說文今釋第353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618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43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524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63頁,第13字
11標注說文第107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792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3163頁【補遺】第16460頁
14通訓定聲第777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220頁【崇文】第877頁
16說文句讀第304頁
17章授筆記第116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125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274頁,第10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70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158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1133頁,第12

《唐韻》:古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柯開切,𡘋音垓。《說文》:軍中約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盛也。

又,《增韻》:載也。《廣韻》:備也、咸也、兼也、皆也。《榖梁傳・哀元年》:此該之變而道之也。【註】該,備也。《前漢・律歷志》:該藏萬物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萬物該兼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俗借爲該當之稱,猶言宜也。凡事應如此曰該。

又,人名。《左傳・昭二十九年》:少皥氏有四叔,一曰該,該爲蓐收。【註】金正也。

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
注解

〔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該〕字拼音是gā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亥

〔該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言,亥聲。本义是軍中互相戒守的約言。《說文》:“該,軍中約也。”引申爲“完備”。引申義:完備,包括一切。通“賅”。

〔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āi] ⑴ 應當⑵ 那,著重指出前面說過的人或事物⑶ 欠,欠賬⑷ 表示肯定或推測⑸ 古同“賅”,完備。

国语辞典

两岸词典

翻译

should, ought to, need to der bewusste, der betreffende; derartig, besagt, erwähnt , müssen. sollen, sich gehören, sich geziemen; dürfen; würde, wäre (V)​, schulden, schuldig bleiben (V)​, an der Reihe sein (Adj) devoir, falloir, mériter, ce, ledit, (adverbe employé pour marquer l'emphase)​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