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勰关于文学本质的论述。其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云:“夫情动而言形,理发而文见,盖沿隐以至显,因内而符外者也。”情动言形,理发文见,二句为互文见义。情即是理,理即是情,情与理含义一致,指的是思想感情,也就是刘勰所说的“情志”。文即是言,言即是文,文与言含义相同,指的是广义的文学作品。二句的意思是说,文学作品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。《知音》篇所说的“缀文者情动而辞发”,也是这个意思。这是刘氏对儒家传统的文学本质论,即“诗言志”※说的继承和发展。
刘勰的主要贡献在于:首先,以情与理对“志”的内涵作了明确的界说。其次,将“诗言志”说运用于创作风格论,指出“沿隐以至显,因内而符外”,认为作品既是作者内在情志的表现,那么“情志”与作品的关系,就是由隐到显,因内而符外的关系,因而作品的风格自然决定了作者的情性,“文如其人”。再次,将“诗言志”说运用于文学鉴赏论,认为既然作家的“情志”是由言文来表现的,那么要理解作品就须“披文入情”,“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