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75—1849
字闳中,一字芷林,晚号退庵。长乐(今属福建)人。嘉庆七年(1802)进士。鸦片战争期间,于广西巡抚任率兵至梧州防堵。先后五任苏抚,其间兼署两江总督。善用人理财,政绩显著。为学博览群书,涉猎广泛。五十余年撰著《论语集注旁证》等经史著作,《枢垣纪略》、《浪迹丛谈》、《归田琐记》等掌故笔记,以及其它诗文著作达七十余种。《清史列传》卷三十八有传。去世后林则徐为作墓志铭。作为嘉道间诗人,有《藤花吟馆诗钞》十卷等传世。徐世昌※《晚晴移诗汇》※评曰:“其诗才学赡博,用笔生健,喜选险韵,而能控制自如。”论诗著作有《读渔洋诗随笔》二卷,《随园诗话随笔》二卷,《东南峤外诗话》三十卷,《长乐诗话》八卷,《南浦诗话》四卷,《三管诗话》四卷,《雁宫诗话》二卷,《闽中闺秀诗话》二卷,而尤以晚年所著《退庵随笔》※二十二卷中“学诗”两卷见其论诗主旨。他推源《三百篇》,以孔子“思无邪”※为“宗旨”,“兴、观、群、怨”※为“门径”,“温柔敦厚”※为“性情”。以为学诗“但就此三层上用心,源头既道,把握自定,然后再学其词华格调”。在此基础上,广师历代名家优长。退庵为翁方纲※弟子,颇受翁说濡染,亦能复变其说。欲融“性灵”、“学问”二而一之,曰:“以学古用事为诗,则性灵自具;以不关学,不用事为诗,虽有性灵,盖亦罕矣。”其论可见一斑。评论古今,多两面观之论。而指示学诗法门,尤详而能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