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维屏


1780—1859

字子树,一字南山,号松心子,番禺(今属广东)人。道光二年(1822)进士,历官黄梅、广济知县,改同知权南康知府。晚年告归后,隐居闭户著书。喜游,自号珠海老。又因癖爱松,自号松心子。工书通医,尤精诗,与林柏桐、梁佩兰等诗人于白云山筑云泉山馆,时称“七子诗坛”。其诗清雄沉丽,卓然成家。有《松心诗文集》、《艺谈录》、《国朝诗人征略》初、二编等著。

其《听松庐诗话》※系《国朝诗人征略》中的评论。《征略》初编六十卷,二编六十四卷,是清代前中期诗人总集,收集自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诗人一千余家,并附有诗人小传、诗话评析及作者自己评论,内容丰富。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称其“尤留心于国朝人物,所撰诗人《征略》一书,于尚论中寓微意”。论者认为此书“尤为有功文献”(何曰愈《退庵诗话》※)。张维屏是近代爱国诗人,其论诗重思想内容,反对形式主义,提倡真情实意和创新。由此他纵论清代诗家,或褒奖,或批评。如评论“神韵”时认为“标举神韵,易流为空调;过求典雅,易掩却性灵。”“无真意,则所谓正宗、典雅、神韵,皆属皮毛。”尤为可贵的是该书记载了许多鸦片战争史实,对当时一些爱国诗人予以褒扬。如评论魏源“其诗文发扬纵肆,字向纸上皆轩昂,洵一代之奇才也”。《清史列传》卷七十三有张维屏传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