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王叡※著。一卷。此书专论各种诗歌体式。罗根泽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称:“晚唐五代的诗格书,似以此为最早。惟其如此,所以此书所提出的‘诗格’,大概都比较普通,比较适用,与他书之过于繁密微细者不同。”全书共十五则。第一则为“论章句所起”,乃征引诗句以标明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言诗的肇端。以下十四则全言体式,依次为“三韵体”、“连珠体”、“侧声体”、“六言体”、“三五七言体”、“一篇血脉条贯体”、“玄律体”、“背律体”、“叶调体”、“双关体”、“模写景象含蓄体”、“两句一意体”、“句病体”、“句内叠韵体”;各体均先列例诗,后附简短注解。所举十四体,多着眼于字句、声韵,意在为初学诗者指示门径;惟“一篇血脉条贯体”讲整首诗的结构脉络,“模写景象含蓄体”讲诗歌融情入景的含蓄效果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《炙毂子诗格》有《吟窗杂录》※、《格致丛书》等本。《诗学指南》※收有此书节本,仅称《诗格》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