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者不详。据书中所云:“元符中在临川作法掾。”又云:“予崇宁间,住兴国军。”又云:“建中靖国中,与谢民师同寓兴国寺。”知为哲徽时人。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小说类有《漫叟见闻录》一卷,称“不知撰人,建炎中所撰也。”核其年代,正与《漫叟诗话》相近。然则二书殆同出一手,或即一书,亦未可知。
此书为随笔体。论诗注重用事※,尤其推崇苏轼,谓“东坡最善用事,既显而易读,又切当”,“用事亲切如此,他人不及。”又于用事出典颇多考订,对阅读诗词,不无裨益,如谓神女高唐非襄王之事,乃怀王之事,古诗“五马”不当用作太守之事,以及乌鬼为猪,人柳三眠等等,皆可备一家之说,供后人参考。此外,还有不少精辟之见,如主张诗贵有自然神韵,反对刻意雕琢、堆砌,诗咏富贵若云“轴装曲谱金书字,树记花名玉篆牌”,便似乞儿口中语,而绝无富贵气。又指出诗有自己的句法,不必拘泥通常的语言规则,例如杜诗“红豆啄残鹦鹉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”若云“鹦鹉啄残红豆粒,凤凰栖老碧梧枝”便不是好句。另外,强调作诗不厌多改,读诗不能断章取义等也有可取之处。书中还记述了不少奇闻逸事,亦娓娓动听,可资闲谈。
原书已佚,不知卷数。今所传有《说郛》本,一卷凡十二则。另外,《苕溪渔隐丛话》※引四十九条,与《说郛》重者一条;《诗林广记》※引七条,与《说郛》重者六条,故实六十一条。此外《诗话总龟》※后集引六条,《诗人玉屑》※引十八条,《竹庄诗话》※引二条,《草堂诗话》※引二条,皆在六十一条之内。郭绍虞、罗根泽都曾辑佚文。今有中华书局《宋诗话辑佚》本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