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林诗话


南宋黄升※撰。成书当在理宗淳祐四年(1244)稍前,但久佚,不知卷数,亦不见诸家著录。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》录存三十三条,称为《玉林中兴诗话补遗》,皆论述南渡以来诗人,而蔡正孙《诗林广记》录存五条,则有韩愈、陈与义诸人,郭绍虞据以辑入《宋诗话辑佚》,合为二十九条。

是书重在品评诗人,或征引诗句,或略置评语,论其诗风、派别,均有可取。如以平淡、含蓄为贵,称重“语简意深”,“匠意琢句皆精绝”之作,要求诗“寄大音于泬寥之表,存至味于淡泊之中”,“直述其事,意脉贯通”,“使事而不为事所使”等。然其论诗,视野不宽,境界未高,对于宋代诗人那种认流为源,“资书以为诗”(刘克庄《韩隐居诗序》),“旧货翻新,把巧妙的裁改拆补来代替艰苦的创造”(钱钟书《宋诗选注序》)的习气津津乐道。如其称刘过《咏雪诗》与梅执礼诗“句法亦相似”,称赵天乐诗用唐人林宽、无可、姚合、于武陵语,还强为辨解,以为“读唐诗既多,下笔自然相似,非蹈袭也”,称杨万里“善用坡诗”,而陈师道《寄外舅郭大夫》“全篇似杜(甫)”,戴复古《思家》“全篇似陈(师道)”,极为难得,称刘克庄古乐府“绝类长吉”,游子蒙《绝句》“全用唐人李远诗”,王安石《勘会贺兰山主》全用唐皇甫冉《问李二司直》诗意,郭功父《访隐者》、《山寺老僧》、《西村》“此数绝,真得太白体”。诸如此类,书中比比皆是。拘守成规,以与古人相同为工,而不注重创新、发展,实为是书之一弊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