滹南诗话


金代王若虚※著。王著有《滹南遗老集》四十五卷,内有诗话三卷,别本单行者即题为《滹南诗话》。采用闲谈随笔体式对诗人、诗派、诗论进行评骘和诗歌理论的阐述,属论辞体诗话。全书九十则。大抵卷一多论唐诗,后二卷多论宋诗。

其论诗的主旨是“本真”。“本”,即他所说的“意”,指诗歌的内容。“真”,也是指诗歌的内容,是诗歌内容的具体化。是说诗歌内容必须符合生活真实,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。他提出“贵不失真”(《归潜志》卷八)。把“哀乐之真,发乎情性”作为“诗之正理”(卷一)。这些主张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白居易、韩愈、苏轼、黄庭坚等唐宋诗人的创作经验,继承了其舅周昂的观点:“文章以意为之主,字语为之役。”把诗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喻为“主”和“役”的关系,内容要驾驭形式,形式应服从内容。否则就会“跋扈难制”甚至会“反役其主”。恰当地解决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。他说:“雕琢太甚,则伤其全。经营过深,则失其本”(卷一)。进一步指出了诗歌的内容是创作中全局性的问题,是诗歌之“本”,深刻地批评了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形式。《诗话》卷三说,荆公有“两山排闼送青来”之句,读之不觉其诡异。山谷有诗“青州从事斩关来”、“残暑已促装”,此与“排闼”等耳,便令人骇愕。又批评黄山谷《闵雨诗》:“东海得无冤死妇,南阳应有卧云龙”说:“‘得无’犹言‘无乃’耳,犹欠有字之意。卧云龙,真龙邪?则岂必南阳;指孔明邪?则何关雨事。若曰遗贤所以致旱,则迂阔甚矣。”又批评黄山谷《清明诗》:“人乞祭馀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封侯”说:“士甘焚死,用介之推事也。齐人乞祭馀,岂寒食事哉?若泛言所见,则安知其必骄妾妇,盖姑以取对,而不知其疏也。”此类批评在该诗话中甚多。都是从语法、修辞、用典等方面对山谷诗的责备,可见其对形式技巧的重视,但着眼点仍是一个“真”字,并未脱离诗的内容。

《滹南诗话》尊白居易、苏轼抑黄(庭坚),严厉批判江西诗派,针对性极强。说白诗“随物赋形”,能曲尽地反映人的思想感情,“入人肝脾”。东坡“文中龙也,理妙万物,气吞九州,纵横奔放。”黄山谷的诗“有奇无妙”,“铺张学问以为富,点化陈腐以为新”,他所以力追东坡而不及,是因为他“浑然天成如肺肝中流出者,不足也。”揭示了白、苏、黄三人诗风的区别所在。《诗话》中尤对“夺胎换骨”、“点铁成金”之喻不满,斥之为“剽窃之黠者”。指出了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的病源所在。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》说:“其论文宗苏轼,而不甚取韩愈;论诗宗杜甫,而不甚取黄庭坚。盖主于浩浩直达,而不尚劖削锻炼也。”此评是符合实际的。另外,该诗话对黄庭坚及江西诗派标榜学杜甫,不以为然,说“鲁直雄豪奇险,善为新样”,“然于少陵初无关涉”。批评他们仅从形式上学杜,是“用昆体功夫,必不能造老杜之浑全。”昆体功夫与老杜如东食西宿两者是不能相兼的,划清了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界限。《滹南诗话》对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的批判,是有进步意义的,但过于苛刻,完全否定江西诗派的贡献,割裂黄庭坚与杜甫的关系,未免偏颇。但总的来看《滹南诗话》是金代诗话优秀代表作。

《滹南诗话》见于《滹南遗老集》中,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清光绪十二年吴氏刊四十六卷本,《畿辅丛书》本,《四部丛刊》本。又收于近人丁福保辑的《历代诗话续编》中,有1981年中华书局本。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霍松林校点本,附详注,最便阅读。(与《六一诗话》、《白石诗说》合刊。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