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杜甫门人吴成、邹遂、王恭注,杜甫九世孙杜举传,元人杨载※(仲弘)述。该书载杜甫七言律诗三十八首,每首诗下标立篇格之名。每联下引吴氏、邹氏、王氏的注释。所标立的诗格之名,即:接项格、交股格、纤腰格(又名开合格)、双蹄格、续腰格、首尾互换格、首尾相同格、单蹄格、应句格、开合格变中之变、开合格变中之不变、叠字格、句应句格、叙事格正中之变、结上生下格、归题格、续意格、前多后少格、前开后合格、兴兼比格、兴兼赋格、正而变格、比兴格、连珠格、归题格前后相似而变、一意格、变字格、前实后虚格、藏头格、先体后用格,凡三十格。该书乃《诗学指南》※的编辑者从《诗法源流》一书中录出,略加改编而成。《诗法源流》是明人王用章取元人论述古人诗增广而成者,后附《旧序》,乃杨载作。杨载言:“少从叔父杨文圭游西蜀,抵成都,遇杜工部九世孙杜举,求先生所藏诗律。举言‘吾鼻祖审言以诗名世,审言生闲,闲生甫,又以诗鸣,至于今,源流益远。然甫不传诸子,而独于门人吴成、邹遂、王恭传其法,予传之三子,因以授仲弘’。”今观《杜律心法》所采杜甫七言律有吴氏、邹氏、王氏所解,诗下有篇格之名,均取自《诗法源流》。吴、邹、王三氏所注,均不得要领,篇格之名谬陋自明,且杜甫至杨载时,已非九世。此宋人伪撰相欺,而杜举不知,杨载又深信而传之,可见元人论诗之浅陋。《诗学指南》※的编辑者顾龙振又以讹传讹,贻误至今。《杜律心法》见《诗学指南》卷七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