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查慎行※著。三卷。上、中卷以诗人为纲目评点其名作,所评有陶渊明、李白、杜甫、韩愈、白居易、苏轼、王安石、朱熹、谢翱、元好问、虞集等十一人,或笺注、集评,或考证、辨正。是书编者张载华序曰:“(查慎行)所著评语或直抉作者精要,或别裁各家伪体”,“题下小引及各家笺注”,“先生重加考订,或贬或褒,最足益人学识”,且“诸集中讹字甚多,改正十有六七”。上、中卷大多就诸家各诗作之佳句细加评点,有些论及诗歌风格,如评杜甫《九成宫》:“词意冷峻,可作鉴戒录”,《短歌行》:“英奇,集中别调也”。有的品评其诗作内容,如评杜甫的《无家别》:“题云《无家别》,犹云无家可别也,石壕、新安、新婚、垂老情已惨矣,然尚有父母妻子彼此相怜,至此乃孑然一身耳,其惜痛百倍常情。”韩愈《归彭城》:“一肚皮不合时宜无所发泄,于此章吐之,究竟不能尽吐,一起一结,感叹何穷!”更有从诗作体制形式上加以评点者,如杜甫《客至》:“自始至末,蝉连不断,七律得此,有掉臂游行之乐。”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:“先生七绝有意别开蹊径,他人学之,非俗则涩矣。”韩愈《李员外寄纸笔》:“五言半律,唐人集中仅见。”在评诸家诗艺术风格的同时,《诗话》也对这些诗作了细密考证,如评元好问《杂著五首》云:“五首皆陶句,题下应增‘集陶’二字”。
诗话下卷分“瀛奎律髓”、“诗综偶评”两部分,前者以“登览”、“朝省”、“升平”、“宦情”及四时节季、饮食起居等等为目,将所辑诗作分为四十类,分类评点自唐以来诸家律诗之佳作,从内容到形式两方面肯定这些诗作在诗史上的地位及对人的影响。而“诗综偶评”,是书编辑者序称其“博采唐宋,迄于金元,搜罗广而选择精”,“凡抒写情怀、描摹景物,以及音韵法律,靡不指示详明,直欲使作者洗发性灵,而后学得藉为绳墨”,对查慎行的诗评评价甚高,当然有其溢美之处。
清初对唐、宋诗之优劣,发生过激烈的学术争论,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是宋诗派代表人物,查慎行曾师从黄宗羲、钱澄之,受其影响,为诗、论诗均宗宋诗,故诗话中除对李杜等十分赞赏外,尤其对宋代苏轼格外推崇。综观是书,其诗评及考证也有失当之处。
是书有查慎行女婿萧嘉植、儿子查鹤徵、鹭振校,海盐张载华辑本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