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诗纪事


清代厉鹗※编著。一百卷。此书继南宋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之后,论述宋人之诗,与近人陈衍※《辽诗纪事》、《金诗纪事》、《元诗纪事》,清人陈田《明诗纪事》,今人钱仲联主编的《清诗纪事》形成一个承接有序的系列。较之《唐诗纪事》,该书在体例上作了改进,对于选录的名篇与作诗的本事,以及诗人的世系爵里,都加以分列,便于检查。此书与《明诗纪事》编排体例虽有所不同,但均收录了许多无事可纪的诗作。这一点,在《元诗纪事》与《清诗纪事》中有了较大的改变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批评说:“鹗此书,裒辑诗话亦以纪事为名,而多收无事之诗,全如总集;旁涉无诗之事,竟类说家,未免失于断限。又采摭既繁,抵牾不免。”应该说,这个意见是比较公允的。

厉氏精熟宋代史实,《宋诗纪事》一百卷,搜罗极为宏富。《宋诗纪事·序》说:“……因访求积卷兼之阅市借人,历二十年之久,披览既多,颇加汰泽,计所抄撮凡三千八百一十二家,略具出处,大概缀以评论,本事咸著于编,其于有宋知人论世之学,不为无小补矣。”足见其用力之勤,网罗之赅备。此书卷一为皇帝、皇后,卷二至卷八十一为普通诗人,卷八十二、八十三为时代无考者,卷八十四为宫掖,卷八十五为宗室,卷八十六为降王,卷八十七为闺媛,卷八十八为臣官,卷八十九为外臣,卷九十为道流,卷九十一、九十二、九十三为释子,卷九十四为女冠、尼,卷九十五为属国,卷九十六为无名子,卷九十七为妓女,卷九十八为卟仙、女仙,卷九十九为神鬼、物怪,卷一百为谣谚杂语。一般来说,大家选诗较多,系事也较多;小家选诗较少,系事也较少,甚至仅录其诗。在每位作家名下,一般有一小传,叙述其世系爵里及生平简况。如写陈师道:“师道字损之,开封人,雍熙二年进士,咸平初知润州,类官三司度支副使,枢密直学士。”核实准确又简单明了。对宋初诗人王禹偁,虽选诗十首,但《松江》、《泛吴松江》、《移任长洲》、《虎丘》诸诗无事可系。其前引晁以道《与三泉李奉议书》云:“本朝王元之之后晏公,晏公之后欧阳公,欧阳之后东坡,皆号一代龙门,其门下洒扫应对之士后为名公卿相者不可胜数也。”充分肯定了王氏在宋初诗坛的领袖作用。有时,《宋诗纪事》记载一些评价诗歌名句的话语。如在“林逋”条下,先引《归田录》、《青箱杂记》、《诗话总龟》等书列出林氏最为人激赏的诗句,然后再照录其《梅花诗》两首进行比较。有时,《宋诗纪事》也较详细地搜集一些与诗人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。在“苏轼”条下,除辑录《明道杂史》、敖陶孙诗、《庚溪诗话》、《苕溪渔隐丛话》等书中有关苏氏的本事外,还根据苏轼年谱,对“乌台诗案”的始末作较详的叙述。有时所引材料是对某一诗歌流派的介绍与评价。如在“黄庭坚”条下,就据《云麓漫钞》、《王直方诗话》、《苕溪渔隐丛话》、《刘后村诗话》等书材料,对江西诗派的情况及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进行了大概介绍。有些记载只能突出诗人的某一特点,于杨万里,主要据周必大题跋突出其诗才敏捷:“诚斋大篇短章,七步而成,一字不改,皆扫千军、倒三峡、穿天心、透月胁之语。至于状物姿态,写人情意,则铺叙纤细,曲尽其妙,笔端有口,句中有眼”。对于所录诗歌,大部分能系之以本事,有些还叙原委,颇详。如对苏轼《赠李委》诗的本事,就据《苕溪渔隐丛话》解说得很清楚。当然,由于部头太大,所引太杂,材料重复、相互抵牾甚至错漏之处也不少。如卷四赵复《送晏集贤南归》诗,隔三卷而重出;卷七十二李珏《题湖山类稿》绝句,隔两卷而重出;卷九十一僧惠涣《送王山人归隐》诗,隔一卷而重出;卷二杨徽之《寒食诗》中两句,只隔半页而重出。卷三十三载陈师道,卷三十四又出一颖州教授陈复常,其实,复为履之讹,履常即陈师道字,这些在《后山集》及《东坡集》均可查到,但作者却置之不理;卷四十七载郑伯熊,卷三十一已先出一郑景望,竟未一检《止斋集》,证景望即伯熊之字;……如此之类,不一而足。

作为宋诗派代表人物的厉鹗,他搜集整理宋代诗人诗作资料,与他重宋诗的倾向密切相关。他在《宋诗纪事·序》中说宋诗“与唐诗在合离间,而诗人之盛,视唐且过之。前明诸公剽拟唐人太甚,凡遇宋人集,概置不问,迄今流传者仅数百家,即名公巨手亦多散逸无存,江湖林薮之士谁复发其幽光者?良可叹也!”厉氏是宋诗的功臣,其《宋诗纪事》被《四库全书》收入“集部诗文评类”。后来,陆心源又撰《宋诗纪事补遗》百卷,颇有增加。宋代诗史资料,大都搜辑于此二书中。陆氏曾校正厉著小传中的错误,成《宋诗纪事小传补正》四卷。罗以智又有《宋诗纪事补遗》稿本,不分卷,未完成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