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严廷中※著。二卷。每卷标明甲、乙集。杂评历代诗人,以近时、同时诸人为主。也有关于诗学理论的阐述,涉及到表现性情、学习古人、评论诗歌等方面。
廷中生在袁枚※之后,袁枚的诗作及其性灵说※在诗坛上影响甚大,廷中对袁枚颇为推崇,诗话中屡屡赞赏袁枚之诗及诗论。性灵说的基本观点就在于强调诗歌要表现作者的真实性情,富有感染力。袁枚诗集中有许多表现真挚感情、感人肺腑的作品。严廷中在诗话中特别赞赏袁枚《病中赠内》“千金买尽群花笑,一病才征结发情”,《送女还吴》“好如郎在安眠食,莫带啼痕对舅姑”等诗。他认为:“此种真挚语,在唐惟香山,在宋惟放翁耳。近代诸公集中,不多见此。”袁枚风流好色,受到时人诋讥,所谓“千金买尽群花笑”正是他的自我写照,但他对自己的发妻王氏也有着深挚的感情,因而写出了这情真意切的诗作。严廷中说:“至情至性语,似易而实难,或以浅目之,非知诗者也。”唐代白居易,宋代陆游,还有袁枚,他们能以通俗、明畅的语言,表现出至情至性,感动人心,这不仅要有真实深厚的感情,还需要有精湛纯熟的语言技巧。有些人以艰深文浅陋,因而诋讥此类诗为浅俗,“近代诸公”不少人也是如此,对袁枚大加攻讦。严廷中认为他们所作诗集,“不多见此”,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优秀作品。严廷中把袁枚与白居易、陆游这样的大诗人相提并论,可见对他的推崇如何了。
袁枚的性灵说一个重要观点,就是反对拟古,反对摹仿前人。他认为:“诗有工拙,而无古今,自葛天氏之歌至今日,皆有工拙,未必古人皆工,今人皆拙。”这一观点,严廷中在诗话中也有发挥。廷中对当时人论诗,动辄云“尊汉、魏,学六朝”,斥之为“人云亦云,耳食之论”。他认为“汉、魏、六朝诗骨自高”,是其优点;但“诗中往往取字之晦者、句之涩者入之,读之令人口齿不利”。不仅如此,他又说:“间有一二性情之作,可以动人,而终觉古人之言情太直,未若后人之曲也;古人之言情太浅,未若后人之深也。”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来看,这段话是很有道理的。任何事物的发展,都是由低级到高级。在诗歌表现手法上,每一时代的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,有所创新。对于同一思想、情感的表达,也多是前人直,后人曲,前人浅,后人深,这就是萧统《文选序》中所谓的“踵其事而增华,变其本而加厉”。拟古论者不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,因而错误地认为古人皆工,今人皆拙。严廷中在诗话中还以具体的例证,反驳了这种观点。
严廷中论诗受袁枚影响很大,诗话中以性灵说的观点批评当时诗坛上的不良风气,在诗学理论上也有所发挥。但《药栏诗话》篇幅较小,在理论深度上也不能和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相比。
《药栏诗话》有道光间刊本,又收入《云南丛书初编》中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