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有三本


诗有三本,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※在《续金针诗格》※中提出的诗歌主张,代表了梅尧臣对诗歌创作的三种不同的美学要求,《续金针诗格》“诗有三本”条说:“一曰声调则意婉,二曰物象明则骨健,三曰意圆则髓满。律应则格清,物象暗则骨弱,格高则髓深。声律为窍一,诗曰:‘影沉嵩岳短,光溢太行高。’意婉格清,非声调而律应也。物象为骨二,诗曰:‘雷霆驱号令,星斗焕文章。’‘雷霆’,喻号令,‘星斗’,喻文章也。意格为髓三,诗曰:‘是星皆拱北,天水不朝东。’星水喻民皆向明君之化也,此两句谓意圆格高诗髓满也。”梅尧臣对诗歌创作的三种美学要求是:一要声律调和,二要形象鲜明,三要意格饱满。因为声律既谐和,意思就委婉,格调就清朗;形象一鲜明,诗骨就会清健挺拔;而诗格清朗,诗骨俊拔,诗歌就会充满“精神”。三者既互相区别,又互相联系,统一成一个整体,体现了梅尧臣的诗学理想。今观梅尧臣所作,可谓身体力行,诸如《东溪》“野凫眠岸有闲意,老树著花无丑枝”,为声调意婉,律应格清者;《小村》“寒鸡待食自呼伴,老叟无衣犹抱孙”为物象明则骨健者;《览显忠上人诗》“庐山将欲雪,瀑布结成冰”;《梦后寄欧阳永叔》“五更千里梦,残月一城鸡”为意圆、格高、诗髓满者,殆可近之矣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