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精细熟练地探究前人诗作的功夫。严羽以禅喻诗,倡导“妙悟”。而“熟参”是达到“妙悟”的途径和手段。《沧浪诗话》提出“熟参”从汉魏到苏、黄以下历代诗歌,“其真是非有不能隐者”,必有悟识。否则即“见诗之不广,参诗之不熟耳”,或为“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,不可救药”。严羽所谓“熟参”,要求在广泛阅读历代诗作基础上,鉴别各代、各家艺术造诣的浅深、艺术风格的特征,然后选定学习对象,确定赏诗标准。其方法途径,强调“从顶颅上做来”,“工夫须从上做下,不可以从下做上。先须熟读《楚辞》,朝夕讽咏,以为之本;及读《古诗十九首》、乐府四篇、李陵苏武汉魏五言,皆须熟读,即以李、杜二集枕藉观之,如今人之治经,然后博取盛唐名家,酝酿胸中,久之自然悟入。虽学之不至,亦不失正路。”严羽把“博观”“精识”结合起来,提出要从最好的诗歌、艺术水平最高的诗歌中去培养自己的“识”诗能力,这对于提高学者的创作和鉴赏水平有其积极意义;但也有追慕古人,偏重读书,忽视社会现实的消极局限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