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镜总论》


作者陆时雍,字仲昭,安徽桐乡县人,崇祯六年(1633)贡生,约与胡震亨、钱谦益同时,明代文学理论家,生平事迹已不可考。编有《古、唐诗镜》一部,内《古诗镜》三十六卷,《唐诗镜》五十四卷,选汉、魏、六朝至唐代诗歌,所选诗每首前后大多有评语。《诗镜总论》是《古、唐诗镜》一书前面的绪论,近人丁福保把它辑在《历代诗话续编》中,冠以今名。陆时雍评诗,推尊三百篇,认为诗道衰于西汉,绝于晋宋。又认为唐代诗歌不及古诗。是一种崇古的诗论,有偏颇之处。但他评论古代诗人诗作,揭示其风格特色,比较中肯,多有可取的地方。陆时雍论诗,强调真趣,如说:“诗贵真,诗之真趣,又在意似之间”,要求诗人“绝去形容,独标真素”。又说:“诗之所贵者,色与韵而已矣。”所谓色与韵,亦即自然之色,自然之韵,具有天然之趣。他提出“万法总归一法,一法不如无法”,也是为了获得自然之真趣。陆时雍论诗还主意象,强调诗要“意象玲珑”,反对“意象蒙茸”。又重神韵,如说:“诗之佳,拂拂如风,洋洋如水,一往神韵,行乎其间。”把“韵”看作是诗的生命所在:“有韵则生,无韵则死。”陆时雍的诗学观表现了从“真趣”到“神韵”的追求,从“童心”说向“神韵”说“性灵”说的过渡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认为“其大旨以神韵为宗,情境为主”,“所言皆妙解诗理。”本书通行本今有中华书局《历代诗话续编》1983年排印本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