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人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八指出:“有长于论词,而不必工于作词者。未有工于作词,而不长于论词者。古人论词之善,无过玉田。若公谨之《浩然斋雅谈》,《绝妙好词》等编,所论与所选,均多未洽,其所自作可知矣。吾于南宋诸名家,不得不外草窗。”陈氏在这则论述中强调了作词和论词的关系。为什么工于作词者就必然长于论词者呢?因为作词者要想很好地进行创作,必然要具备一定的鉴赏基础;同时,作词者具有创作经验论词就有了切身体会和发言权。陈氏继而说明宋代词人张炎(号玉田)与周密(字公谨)两者论词之差别是由两者创作的差别决定的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