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质虎皮


这是明王世懋在其诗话《艺圃撷余》中,用以说明诗歌的表里相谐时所援引的一个典故。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云:“羊质而虎皮,见草而说,见豺而战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意谓披着老虎皮的羊,依然是看见青草就高兴,见到豺狼就恐惧战栗,忘记自己是披着老虎皮的。《艺圃撷余》云:“作古诗先须辨体,无论两汉难至,苦心模仿,时隔一尘。即为建安,不可堕落六朝一语。为三谢,纵极排丽,不可杂入唐音。小诗欲作王、韦,长篇欲作老杜。便应全用其体。第不可羊质虎皮,虎头蛇尾。词曲家非当家本色,虽丽语博学无用,况此道乎?”王世懋援用这一典故,用以说明学习模拟古诗时要讲究当行本色,注意体式与内容,风格与情韵,形式与语言要协调和谐的道理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