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清人刘熙载总结出来的律诗对句规律。他在《诗概》中说:律体中对句“用遮表法为最多。”“或前遮后表,或前表后遮。表谓如此,遮谓不如彼。”“昔人诗中有用‘是’‘非’、‘有’‘无’等字作对者,‘是’、‘有’即表,‘非’、‘无’即遮。”以杜甫的两首律诗为例,《月夜忆舍弟》:“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”“有弟”为表,“无家”为遮,前表后遮。《客至》:“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”。上句为遮,下句为表,前遮后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