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人王士祯论诗标举神韵,翁方纲十分推崇王氏的理论,但也不满神韵说的空虚。他在《小石帆亭著录》卷五《七言诗三昧举隅》中,在《为汪华玉题所藏长江万鸦图》一诗之后评道:“此乃真神韵也。严仪卿所谓‘空中之音,相中之色,水中之月’,却何尝不从实地托出?”他认为作诗当讲究义理和文理,当以学问义理为根基,创肌理说,企图以此救神韵说之弊。他对“三昧”的理解,也较王氏宽泛,说:“三昧有山水语,有禅悦语,有边塞语,要之其理则一也。”“平实叙事者,三昧也;空际振奇者,亦三昧也;浑涵汪茫千汇万状者,亦三昧也,此乃谓之万法归原也。若必专举寂寥冲淡者以为三昧,则何万法之有哉?”这也可视为对王士祯《唐贤三昧集》的批评,其目的亦是为救神韵说流于空虚之失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