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人李东阳语,他赞扬平民百姓有真情实意,所以能写出好诗。他在《麓堂诗话》中,引用严羽的话说:“诗有别材,非关书也。诗有别趣,非关理也。”但他说的“别材”,“别趣”,已不是指人的特殊的艺术才能,而是指诗人的“真情实意”。“彼小夫贱隶妇人女子,真情实意,暗合而偶中,固不待于教。而所谓骚人墨客学士大夫者,疲神思,弊精力,穷壮至老而不能得其妙。”小夫贱隶妇人女子无意为诗,而只要有了“真情实意”,就能“暗合而偶中”,写出好诗来。骚人墨客学士大夫满腹书卷,刻意为诗,但因缺乏“真情实意”,穷老而不能得诗之妙。后来,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晚年也认识到了这个道理,他在《诗集自序》中说道:“途巷蠹蠢之夫……,此唱而彼和,无不有比焉兴焉,无非其情焉,斯足以观义也。”他为自己的诗“出于情寡而工于同多”深感内疚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