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人胡应麟对汉诗和汉魏民歌的评论。《诗薮》内编载:“无意于工,而无不工者,汉之诗也。”“两汉之诗,所以冠古绝今,率以得之无意。”他认为两汉之诗,不仅是“里巷歌谣,匠心信口”,就是一些文人如枚乘、李陵等的作品也是“未尝锻炼求合,而神圣工巧,备出天造。”在这里,他推崇两汉自然天成的诗歌,强调自然美,反对过分锻炼雕琢。在评论《敕勒歌》时,也说:“此歌成于信口”,“以无意发之,所以浑朴莽苍,暗合前古。推之两汉,乐府歌谣,采自间巷,大率皆然。”得之无意,成于信口的诗歌,大都是直抒己志,思想感情真挚,没有过分雕饰的弊病。李白《赠江夏太守良宰》,倡导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。苏轼提倡随物赋形,自然天成。明清一些文人常称赞民间歌谣如“风行水上,自然成文”(刘毓崧《古谣谚序》)。这都是提倡真淳、质朴、清新、天造的艺术风格,反对造作和矫饰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