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人袁枚在其诗话著作《随园诗话》中说:“欧公(欧阳修)学韩(韩愈)文,而所作文,全不似韩: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。公学韩诗,而所作诗颇似韩:此宋诗中所以不能独成一家也”。袁枚以为“诗者,持其性情也”,诗应该是诗人自身真性情的流露,文也不例外。学习古人,善学的应是得其精神、忘其形式而不是机械模仿,否则只能丧失自己的真性情,因而也不可能有好诗文。欧阳修学韩愈之文,其文却不似韩文,因此欧文能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;欧阳修学韩愈诗,其诗全似韩诗,因此欧诗不能在宋诗中独成一家。袁枚在《随园诗话》中谈明七子的诗歌创作时有“明七子学唐”“诸妙尽捐”之说,也是以这种“因袭”观为出发点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