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明人胡应麟在批驳杨慎曲解唐诗时提出的诗学见解。杨慎认为唐人诗很多是翻用诗疏的句意。如刘采春诗:“那年离别日,只道往桐庐。桐庐人不见,今得广州书”,是本《诗经》“何斯违斯”一句的注疏,诗疏说:“君子既行王命,于彼远方,谓适居此一处,今复乃去此,更转远于余方。”又举韦应物诗句:“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”认为是本《诗经》“泛彼柏舟”一句的注疏。诗疏说:“舟载渡物者,今不用而与众物泛泛然俱流水中,喻仁人之不见用。”杨慎认为唐诗中类似这样的诗句尚多。胡应麟反对杨慎这种曲解唐诗的迂阔做法,讽刺道:“第恐刘、韦兴到成章,无暇读三百篇注疏耳!”兴到成章,指诗人触景生情,因事寄兴,发为诗篇,并不是根据《诗经》的注疏去凑成文字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