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明人都穆赞赏严羽“妙悟”说的话。他在《南濠诗话》中说:“严沧浪谓论诗如论禅:‘禅道惟在妙悟,诗道亦在妙悟。学者须从最上乘,具正法眼,悟第一义’此最为的论。”的论,即精确之论。都穆又引了宋人赵蕃、吴可、龚相三家的《论诗诗》。赵蕃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识取初年与暮年。巧匠曷能雕朽木,燎原宁复死灰燃。”其二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要保心传与耳传。秋菊春兰宁易地,清风明月本同天。”其三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束缚宁论句与联。四海九州何历历,千秋万岁永传传。”吴可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竹榻蒲团不计年。直待自家都肯得,等闲拈出便超然。”其二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头上安头不足传。跳出少陵窠臼外,丈夫志气本冲天。”其三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自古圆成有几联?春草池塘一句子,惊天动地至今传。”龚相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悟了方知岁是年。点铁成金犹是妄,高山流水自依然。”其二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语可安排意莫传。会意即超声律界,不须炼石补青天。”其三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几许搜肠觅句联。欲识少陵奇绝处,初无言句与人传。”都穆自己也写了三首《论诗诗》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不悟真乘枉百年。切莫呕心并剔肺,须知妙语出天然。”其二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笔下随人世岂传?好句眼前吟不尽,痴人犹自管窥天。”其三:“学诗浑似学参禅,语要惊人不在联。但写真情并实境,任他埋没与流传。”都穆的《论诗诗》比严羽的“妙悟”说有所发展。严羽以禅喻诗,认为不能“妙悟”,写不出“第一义”的好诗,是由于“见诗之不广,参诗之不熟”的缘故。他只要求诗人“熟参”古今诗作,自能“妙悟”,从而忽视了诗人的社会实践。都穆《论诗诗》以禅喻诗,提倡“妙悟”,同时强调“写真情并实境”,即写出诗人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的实际面目,这就比严羽的“妙悟”说向前跨出了一步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