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人朱承爵提出的关于写诗和评诗的标准。他在《存余堂诗话》云:“作诗之妙,全在意境融彻,出音声之外,乃得真味。”他认为诗的妙处全在“意境融彻”,即诗里的情与景相融浑成,形象鲜明而意蕴深厚,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,这样的诗才具有“真味”。“真味”就是指诗歌达到一种较高的艺术境界时,使人产生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品味。朱承爵还举“孙康映雪寒窗下,车胤收萤败帙边”一联,他认为这一联里的使事用典并不是不确切,对仗也很工整,但只是组合罗列了两个古人刻苦学习的典故,而缺少诗的“真味”——情景相融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。故朱承爵斥之为“恶”诗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