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人乔亿关于诗歌创作中景物有两种类型的见解。他在《剑溪说诗》中说:“景有神遇,有目接。神遇者,虚拟以成辞,屈、宋以下皆然,所谓五城十二楼,缥缈俱在空际也。目接则语贵征实,如靖节田园,谢公山水,皆可以识曲听真也。”他认为诗中景物,不外有两种类型,一是作者想象而成,“虚拟以成辞”,而另一类景物则是作者描摹自己的亲眼所见,对这一类景物的描摹,贵在运词求实,贵在景真,如陶渊明所吟咏之田园,“蔼蔼堂前林,中夏贮清阴”(《和郭主簿》之一),林木繁茂,清荫满庭;谢灵运所讴歌之山水,“林壑敛暝色,云霞收夕霏”(《过始宁墅》),暮色苍茫,云霞飘逝。通过陶谢所写这些眼前之景,读者似乎也看到了这些景物,而且还了解它们深寓着的各自闲适自得的个人志趣,和一片恬静悦人的情怀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