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中眼


又叫诗眼,指诗句中最有表现力的那个字,也是诗人着意锤炼的地方。宋僧惠洪《冷斋夜话》载:“造语之工,至于荆公、东坡、山谷,尽古今之变。荆公曰:‘江月转空为白昼,岭云分瞑与黄昏。’(《登宝公塔》)又曰:‘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。’(《书湖阴先生壁》)东坡《海棠》诗曰:‘只恐夜深花睡去,高(一作更,一作故)烧红烛照红妆。’又曰:‘我携此石归,袖中有东海。’(《文登蓬莱阁下……》)山谷曰:‘此皆谓之句中眼,学者不知此妙语,韵终不胜。’”按:王诗中的“转空”、“分瞑”、“护田”、“排闼”,苏诗中的“花睡去”、“照红妆”、“有东海”,或为形象化的拟人,或为艺术的夸张,均写得生动传神,诗意盎然。黄庭坚认为,其中的词语是经过锤炼而选用的,可称为“句中眼”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