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艺苑卮言》


作者王世贞(1526—1590),明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字元美、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,江苏太仓人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。他与谢榛、李攀龙等称“五子”,又与吴国伦、徐中行等号“后七子”,“声华意气,笼盖海内”(《明史》本传),在当时文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他才学广博,著述甚丰,有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一百七十四卷,《续稿》二百零七卷。《艺苑卮言》八卷,附录二卷。此外,还有《读书后》等多部著作并行于世。《词话丛编》所收《艺苑卮言》一卷,以探讨词学理论、评价词人词作为主要内容。作者认为,词有正宗与变体之分,主张词以婉约为正,认为:“词须宛转绵丽,浅至儇俏,挟春月烟花于蟾内奏之,一语之艳,令人魂绝,一字之工,令人色飞,乃为贵耳。至于慷慨磊落,纵横豪爽,抑亦其次,不作可尔。”然而他并非一味地贬低豪放词,对南宋辛弃疾等人的词,仍给予高度的评价,对一些自然质朴之作,亦予充分肯定。他探讨了词的起源、特点、演变等问题。指出六朝为词“滥觞之始”,认为“隋炀帝《望江南》为词祖”。他注意到了词与诗歌、小说的不同:“《花间》以小语致巧,《世说》靡也。《草堂》以丽字取妍,六朝隃也。”“之诗而词,非词也,之词而诗,非诗也。”他把词的用语分为快语、壮语、爽语、致语、情语、淡语、恒语、浅语等类,探讨了东坡“大江东去”的雄壮感慨与咏杨花词的柔媚婉约,及被认为“极不能作丽语”的欧阳修词中的“丽语”等,揭示了词人语言风格的多样性问题。他还列举了“诸家险丽语”、“弹琴筝俊语”等,对前人词作中选词炼字之妙进行了鉴赏。关于词的语言研究,《艺苑卮言》比前人前进了一大步。作者评论了李璟父子、柳永、秦观、周邦彦、孙夫人、李易安、范希文、史邦卿、司马才仲、欧阳修、苏东坡、黄庭坚、辛弃疾、刘过等词人词作,涉及面广,评点具体,但往往缺乏总体概括。其评论一般三言两语即指出其特点,很有见地,如对明人词的评价等。但有些议论也欠中肯。《艺苑卮言》考证了词调之起,《金荃》、《兰畹》之取义等一些词学中的问题,推翻了前人如“《清平乐》二阙为李白作”等说法。多方面的研究成果,奠定了《艺苑卮言》在词学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。《四库全书》录有此书,《词话丛编》本之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