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菌阁琐谈》


作者沈曾植(1850—1922),近代文学家,字子培,号乙庵,晚号寐叟,秀水(浙江嘉兴)人,光绪六年(1880进士,官至安徽布政使,护理安徽巡抚。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,以清遗老自居。学识渊博,诗颇艰奥,为同光体主要作家,并喜好填词。著有海日楼诗集》、《曼陀罗词》。《菌阁琐谈》一卷,21则,附录有《海日楼丛钞》16则和手批词话三种。这是一部杂评前人论词之语的词论著作,可称之为“词话评议”。对清代词论家,沈氏最为心折王士祯和刘熙载,认为“渔洋《花草蒙拾》”,虽只“偶然涉笔”,却“殊有通识。”而认为刘熙载由于“涉览既多,会心特远”,特别是因为对宋词颇多钻研,故“得宋人词心”。对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谓“《花间》犹伤促碎”却不以为然,认为“促碎正是唐余本色”,颇有见地。对苏轼词,人们在赞叹之余,却又多以东师道“东坡以诗为词,如雷大使之舞,虽极天下之工,要非本色”为是对此,沈曾植根据蔡绦《铁围山丛谈》,论证雷大使舞亦“教坊绝技”,自应是属于本色,以纠正人们对苏轼词的偏见。对婉约之主李清照,也多有赞语,认为“易安跌宕昭彰”,“闺房之秀,固文士之豪也”。附录《海日楼丛钞》,主要论词的声乐,时有精妙之处。《手批词话三种》,虽寥寥数语,却也见其治词功力。通行本有唐圭璋编《词话丛编》本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