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人蔡嵩云撰。此书是蔡氏与同学“同避兵海上,海上犹桃源也。端居多暇,月课数词以自遣”的条件下,“诸友以予治词有年,或寄篇章以相酬和,或举疑义以相商兑。缄札月必数至,每次作答,累千百言不能尽,所论者莫非词也。长女宜随侍在侧,为录而存之。”“暇日检点函稿,爰摘其论词之言,略加诠次,构成是编以贻未学。初非有意于著述也,题曰《柯亭词论》,亦不过曰此一人之言而已。”蔡氏在这则记叙中阐明了著书的经过、条件、目的和宗旨。蔡氏论词明显分为两大部分,前面部分主要是词的理论,后面部分为词作词人评论。理论部分较全面,较系统地论述了词的立意、构思、章法、音律等特点和规律,其中不乏真知灼见,具体表现在:其一主张立意要新。他认为“作词之法,造意为上,遣辞次之”;“词以意境为上。但意贵清新,境贵曲折”;“小令犹诗中绝句,首重造意”,说明蔡氏对词的立意的重视,对立意要求的严格。其二主张词要含蓄蕴藉而有韵致余味。他认为“咏物词,贵有寓意,方合比兴之义。寄托最直含蓄,运典尤忌呆诠”;“曰比曰兴,多从反面侧面着笔”;“于短幅中藏有许多境界”,抓住了词的特点和长处,从“比兴”“寄托”等方法中获取含蓄美。其三注重词的章法,他认为“字法句法章法,一毫松懈不得。字法须讲侔色揣称,句法须讲层深浑成,章法须讲离合顺逆贯串映带”;“先言第一步,稳有字稳、句稳、韵稳、章稳数种。入手求稳,当先字句韵三者。至于章法求稳,则功夫已到七八成矣”,说明了章法结构的重要性,同时也阐明了作词的步骤。其四讲究守律。他认为“文人而通音律,故其词和协流美”;他论述了宋以后守律派的发展情况后指出“总之守四声词派,实有其甚深之根据”;“欲求入调,惟有熟诵古名家词,久之自然纯熟”,对词的音律特点甚为重视,揭示了词的特点和规律。蔡氏不惟在理论上较为成熟,而且以其理论来论词也较为顺当,不仅评论了冯延巳、苏轼、秦观、柳永、周邦彦等词作大家的风格特点,而且评论了清末词人况周颐、朱孝臧等人的风格特点,给予了较高评价。蔡氏论词能集前人所长,善于发挥自己的观点,在清末词坛上有一定影响。此书现收入唐圭璋编《词话丛编》第五册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