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人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一载:“词至东坡,一洗绮罗香泽之态,寄慨无端,别有天地。《水调歌头》、《卜算子》、《贺新凉》、《水龙吟》诸篇,尤为绝构。”陈氏对苏词评价承南宋王灼的观点而有所发展。因为苏词符合“沉郁”的标准。首先表现在语言文笔上,苏轼能以朴实自然的笔调“一洗绮罗香泽之态”,既无绮靡、艳丽的语言,又无雕饰造作的痕迹;其次表现在思想内容上,他能寓意高远,境界深阔,“寄慨无端”,有崇高、豪放的气格;最后表现在能自出新意,真实地表现出真情买感,从而使其作品为“绝构,”具有创新的精神。陈氏对苏词特点的认识是较为客观和公允的,因此对苏词地位,价值的评价亦较为中肯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