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人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四云:“板桥词,颇多握拳透爪之处,然却有魄力,惜乎其未纯也。若再加以浩瀚之气,便可亚于迦陵。”陈氏对郑燮词的评论抓住了特点:即畅快豪迈,气势磅礴,表现了一定的气势和魄力。但陈氏认为还未纯净,即缺乏深厚沉着的浩瀚之气。显然,陈氏是以其“沉郁”说为标准来衡量郑词的。他继而在后一则评论中指出:“板桥《贺新郎》(徐青藤草书)……痛快之极,不免张眉怒目”,“板桥……未落笔时,先有意为刘、蒋,金刚怒目,正是力量歉处。”“板桥诗境颇高,间有与杜陵暗合处,词则已落下乘矣。”可见,陈氏对郑词评价不高,认为其词粗放而无沉郁之致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