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近代词人况周颐对自己词作情况的记载。《蕙风词话》曰:“余十二岁时,作《韶音洞诗》‘桂林多古洞,每以形得名。此洞在城北,不以形以声。冷冷清音发,足以怡性情。恍如奏舜乐,鸟兽皆锵鸣。今我独坐久,神气为之清。’惟此至己卯以前时,常作诗,苦不能入格。己卯以后,沉顿于词滋甚,与诗判为两途矣。”况氏在这条记载中回忆了自己12岁时创作《韶音洞诗》的经过,表现了况氏自年幼就聪颖才慧,天分颇高,在诗中流露出灵气,从而使诗作具有空灵、清秀的风格特色。后来况氏在王鹏运的影响下,词风由清空向沉顿转化,尤其是况以“重、拙、大”为标准作词论词,使词风格具有沉着、厚重的风格特点,与他前期的诗词作品判若两途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