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清人陈廷焯对“沉郁”理论的进一步发挥。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一曰:“所谓沉郁者,意在笔先,神余言外,写怨夫思妇之怀,寓孽子孤臣之感。凡交情之冷淡,身世之飘零,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。而发之又必若隐若见,欲露不露,反复缠绵,终不许一语道破,匪独体格之高,亦见性情之厚。”陈氏对“沉郁”的阐释明显表现为“意在笔先,神余言外”,说明“沉郁”不惟指作品的风格,形态,而且指作品主旨的表现要含蓄不露,若即若离,朦胧缠绵。“不许一语道破”,这正是文学区别于政论的突出个性内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