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兰围场


满语称“木兰回汗”,即哨鹿围场之意。在围场县境内,为清朝御用狩猎场。周长千余里,与现围场县总面积相等。当时设围七十二处,辟于清康熙二十年(1681)。此后定期举行秋猎,列为清朝“秋狝习武,绥服远藩”的国家重要盛典。乾、嘉时期成为定制,“垂为家法”。每年秋天,蒙、满、汉王公贵族皆随帝入围,并举行会盟、封爵、联欢等活动。今围址大部尚存,并保留着东西庙宫,清朝前朝平定噶尔丹叛乱的连营等遗址,以及乾隆帝御书《虎神枪记》等碑碣,这些文物,记录了木兰围场创建的历史,反映了各族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个侧面。

行围(二首)(1)

(清)尹继善

猎骑凌晨绕翠微(2),秋深景色畅天机。

平原草绿莎为毯(3),曲磴苔斑石有衣(4)。

远树经霜林欲瘦,野草著雨鹿初肥。

冈头立马浑如画,一望苍烟幕四围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