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宜兴市西南约20公里的禹峰山麓。传说庚桑楚隐居于此,故名庚桑洞。又说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,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,故名张公洞。洞分前后两部分,前洞以海王厅、天师台为中心,洞脊上部树木与亭台交错,洞顶朝天,故名朝天洞。后洞可容数千人,称海尾大场。与善卷洞、灵谷洞合称宜兴三奇。
洞灵观流泉(1)
(唐)李郢
石上苔芜水上烟,潺湲声在观门前(2)。
千岩万壑分流去,更引飞花入洞天(3)。
张公洞(4)
(宋)苏辙
乱山深处白云堆,地坼中空洞府开(5)。
茧瓮有天含宇宙(6),瑶台无路接蓬莱(7)。
金芝春暖青牛卧(8),珠树月明黄鹤回(9)。
此日登临兴何限,春风吹绽碧桃腮(10)。
张公洞(11)
(明)夏瑄
山盘栈道危(12),洞锁烟霞古。砂床滴露华(13),石乳流云母(14)。谷暗燕交飞,崖倾蟾半吐(15)。姜姜瑶草芳(16),仙迹何由睹。
满江红
(清)陈维岱
游张公洞(17)
移此山来,是当日,愚公夸父(18)。还疑倩、五丁力士(19),凿成紫府(20)。曲磴崎岖犹可入,悬崖偪侧真难度(21)。只洞中蝙蝠,共飞攀,羊肠路。
石者,形如釜(22),石突者,形如鼓。左拏右攫(23),狰龙狞虎。仙去已无黄鹤到,人来尚忆青鸾舞(24)。渐云迷丹灶(25),日西斜,催归步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