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苏州阊门外。据说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,三日后有白虎踞其上,故名虎丘。东晋王珣、王珉兄弟舍宅为虎丘寺,唐改武丘报恩寺,五代末建塔,宋为云岩禅寺,清改虎阜禅寺。旧为东南一大丛林,庙貌宏伟,宝塔佛殿,盛极一时,为宋代五山十刹之一。虎丘山历来被称为“吴中第一名胜”,有剑池、第三泉、真娘墓等。现存建筑除五代古塔和元代断梁殿外,其余如致爽阁、冷云山庄、拥翠山庄、二仙亭等,均为清代以后所建。解放后又重修和新建了海涌桥、悟石轩、万景山庄等。
从永阳王游虎丘山(1)
(南朝·陈)张正见
沧波壮郁岛(2),洛邑镇崇芒(3);未若此山丽,岧擅水乡(4)。地灵侔少室(5),途艰象太行(6)。重岩标虎踞(7),九曲峻羊肠(8),溜深涧无底(9),风幽谷自凉。宝沉余玉气(10),剑隐绝星光(11)。白云多异影,丹桂有丛香。远看银台耸(12),洞塔耀山庄(13),瑞草生金地(14),天花照石梁。
题东武丘寺六韵(15)
(唐)白居易
香刹看非远(16),祗园入始深(17)。龙蟠松矫矫,玉立竹森森。怪石千僧坐(18),灵池一剑沉(19)。海当亭两面(20),山在寺中心。酒熟凭花劝,诗成倩鸟吟。寄言轩冕客(21),此地好抽簪(22)。
虎丘寺(23)
(宋)苏轼
入门无平田,石路细穿岭。阴风生涧壑,古木翳潭井(24)。湛卢谁复见(25),秋水光耿耿。铁花秀岩壁(26),杀气噤哇黾(27)。幽幽生公堂(28),左右立顽矿(29)。当年或未信,异类服精猛(30)。胡为百岁后,仙鬼互驰骋(31)?窈然留清诗,读者为悲哽。东轩有佳致(32),云水丽千顷(33)。熙熙览生物(34),春意破凄冷。我来属无事(35),暖日相与永(36)。喜鹊翻初旦(37),愁鸢蹲落景(38)。坐见渔樵还,新月溪上影。悟彼良自咍(39),归田行可清(40)。
木兰花慢
(宋)吴文英
陪仓幕游虎丘,时魏益斋已被新擢陈芬窟、李方庵皆将满秩(41)
紫骝嘶冻草(42),晓云锁,岫眉颦(43),正蕙雪初消(44),松腰玉瘦,憔悴真真(45)。轻藜渐穿险磴(46),步荒苔,犹认瘗花痕(47)。千古兴亡旧恨,半丘残日孤云。
开尊(48),重吊吴魂(49)。岚翠冷,洗微醺。问几曾夜宿,月明起看,剑水星纹(50)。登临总成去客(51),更软红先有探芳人(52)。回首沧波故苑(53),落梅烟雨黄昏。
折桂令
(元)乔吉
风雨登虎丘(54)
半天风雨如秋,怪石于菟(55),老树钩娄(56)。苔绣禅阶,尘黏画壁,方湿经楼(57)。琴调冷声闲虎丘,剑光寒影动龙湫(58)。醉眼悠悠,千古恩仇(59),浪卷胥魂(60),山锁吴愁(61)。
虎丘塔(62)
(明)袁裹
雁塔翔云表,龙宫涌寺心(63)。乘高宜眺望,暇日共登临(64)。山面支硎逼(65),湖窥震泽深(66),平生飞动意,慷慨一狂吟。
虎丘题壁(67)
(清)陈恭尹
虎迹苍茫霸业沉(68),古时山色尚阴阴。
半楼月影千家笛,万里天涯一夜砧。
南国干戈征士泪,西风刀剪美人心(69)。
市中亦有吹篪客(70),乞食吴门秋又深。
石州慢(71)
叶恭绰
中秋夜游虎邱适逢月蚀,时星稀露冷,万象沈寥,荟薄幽阴,疑非人境。余呼茗坐千人石。云破月来,笛声发自林际,抚时感事,殊难为怀,乃写此调,以寄其郁。用方回原韵(72)。
夜气沉山,商音换世,愁与天阔。留人岩桂攀余,梦远塞榆都折。琼楼影暗,忍照残破河山,伤心还话团圆节。涕泪玉川吟,剩枯肠如雪。
歌发,风亭笛弄,沧海珠生,寄怀浑别。恨逐胥涛(73),越网千丝谁结。全消虎气,算有堕粉零香,清宵索伴蛩声绝。怕半镜重圆,异当时明月(74)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