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岳阳市西门,前临洞庭湖。相传为三国时鲁肃的阅兵台。唐开元年问,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,始修此楼。宋庆历五年(1045),滕子京在巴陵郡做太守时重修,并请范仲淹撰写《岳阳楼记》,由此岳阳楼声名大振。后几经兴废,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问再建。楼为纯木结构,明廊环之,矗立于城墙之上,气势雄伟壮观。右有“三醉亭”,左为“仙梅亭”。现已重修,辟为公园。
与夏十二登岳阳楼(1)
(唐)李白
楼观岳阳尽,川迥洞庭开(2)。雁引愁心去,山衔好月来。云间连下榻(3),天上接行杯(4)。醉后凉风起,吹人舞袖回。
登岳阳楼(二首录一)(5)
(唐)杜甫
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吴楚东南坼(6),乾坤日夜浮(7)。亲朋无一字(8),老病有孤舟。戎马关山北(9),凭轩涕泗流(10)。
卖花声
(宋)张舜民
题岳阳楼(11)
木叶下君山(12),空水漫漫(13)。十分斟酒敛芳颜(14)。不是渭城西去客,休唱阳关(15)。
醉袖扶危栏(16)。天淡云闲。何人此路得生还?回首夕阳红尽处,应是长安(17)。
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(二首)(18)
(宋)黄庭坚
投荒万死鬓毛斑(19),生入瞿塘滟滪关(20)。
未到江南先一笑,岳阳楼上对君山。
满川风雨独凭栏,绾结湘娥十二鬟(21)。
可惜不当湖水面,银山堆里看青山(22)。
登岳阳楼(23)
(宋)陈与义
洞庭之东江水西,簾旌不动夕阳迟。
登临吴蜀横分地(24),徙倚湖山欲暮时。
万里来游还望远,三年多难更凭危(25)。
白头吊古风霜里,老木苍波无限悲!
水调歌头
(宋)张孝祥
过岳阳楼作(26)
湖海倦游客,江汉有归舟(27)。西风千里,送我今夜岳阳楼。日落君山云气,春到沅湘草木(28),远思渺难收(29)。徙倚阑干久(30),缺月挂帘钩。 雄三楚(31),吞七泽(32),隘九州(33)。人间好处,何处更似此楼头?欲吊沉累无所(34),但有渔儿樵子,哀此写离忧。回首叫虞舜,杜若满芳洲(35)。
岳阳楼(36)
(元)张雄飞
楼上元龙气不除(37),湖中范蠡意何如(38)?
西风万里一黄鹤(39),秋水半江双白鱼(40)。
鼓瑟至今悲二女(41),沉沙何处吊三闾(42)?
朗吟仙子无人识(43),骑鹤吹箫上碧虚(44)。
登岳阳楼望君山(45)
(明)李东阳
突兀高楼正倚城(46),洞庭春水坐来生。
三江到海风涛壮,万木浮空岛均轻。
吴楚乾坤天下句(47),江湖廊庙古人情(48)。
中流恐有蛟龙窟,卧听君山笛里声。
岳阳楼(49)
(明)杨基
春色醉巴陵(50),阑干落洞庭(51)。水吞三楚白(52),山接九疑青(53)。空阔鱼龙气,婵娟帝子灵(54)。何人夜吹笛?风急雨冥冥(55)。
上岳阳楼(56)
(清)黄遵宪
巍峨雄关据上游,重湖八百望中收(57)。
当心忽压秦头日(58),画地难分禹迹州(59)。
从古荆蛮原小丑(60),即今砥柱孰中流?
红髯碧眼如何意(61),挈镜来登最上头(62)。
登岳阳楼(63)
霍松林
喜共无双士,来登第一楼。余寒随雾散,初日际天浮。碑镌中兴颂,帆扬四化舟。凭栏休吊古,放眼看潮流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