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致陈毅·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一日》:“又诗要用形象思维”。“形象思维”,诗人进行创作的特殊的思维方式。始终以感性现象作为思维的材料,并以感情的形式表现思维的成果。整个过程,诗人不断进行精确的审美判断,融会着独特的审美感受,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。丰富的想象、神奇的联想、出新的比喻、美妙的象征等等,常常成为诗人形象思维的表现手法。诗人的世界观支配着形象思维,生活积累、艺术修养对形象思维也起到积极的作用。
毛泽东的大多数诗词,是注重形象思维的,诗的哲理和诗的形象有很好的结合。诗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可分离,《念奴娇·鸟儿问答》是一首政治抒情诗,作者的立意是批判苏、美、英签订的“三家条约”,批判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“福利共产主义”,这本来是一个“硬题材”,但是,由于作者善用形象思维,依托“鸟儿问答”,使诗作妙趣横生,很有力度。这验证了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的一句名言:“既然诗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,而是寓于形象的思维”(《伊凡·瓦年科讲述的〈俄罗斯童话〉》,转引自《文学理论学习资料》,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,1982年11月第2版)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