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跃于大历年间之十位诗人,据《极玄集》卷上、《新唐书·卢纶传》所载,十人为钱起、卢纶、吉中孚、韩翃、司空曙、苗发、崔峒、耿湋、夏侯审、李端。后人虑及才华高下及存诗多少,对其中人物屡有进退。江休复《嘉祐杂志》退崔峒、夏侯审、韩翃,进李益、郎士元、李嘉祐、皇甫曾,王士禛《分甘余话》卷三非之。管世铭《读雪山房唐诗钞》则以卢纶、韩翃、刘长卿、钱起、郎士元、皇甫冉、李嘉祐、李益、李端、司空曙为十才子,均不足凭。“大历十才子”之名乃大历初诸人群聚都下吟咏唱和而得。时安史之乱初平,天下以为中兴可望,京中权贵恣情欢宴,十子之流趋竞门下,陪以座末,以诗咏见赏于时。其诗多应景献酬之作,留连光景,粉饰现实,故多浮词客套。部分诗作抒写沉迹下僚、怀才不遇之感,刻画动乱年代士人之凄惶悲戚情态,深刻动人。其诗风追摹谢朓,清空疏秀,造语雅洁洗练,艺术造诣颇高。综观十子现存作品,大抵近体长于古体,五言胜于七言,短制优于长篇。近体中又以五律成就为高。在初、盛唐精工浑整之外又开清空流畅一途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七律则将篇章、结构、对偶等技巧臻于纯熟。绝句以五绝胜,佳作迭见。十子有盛名于世,其诗风鼓荡一时,为唐诗由盛至中转捩之关键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卷一五〇《钱仲文集》提要云:“大历以还,诗格初变,开宝浑厚之气,渐远渐漓,风调相高,稍取浮响,升降之关,十子实为之职志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QQ:37996619(同微信)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